[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2060.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戴威;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威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12N11/06;C09K17/40;C12R1/465;C12R1/11;C12R1/41;C12R1/79;C12R1/545;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4 | 代理人: | 伍时礼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态 修复 复合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所述用于生态修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0.1‑0.3份的热淀粉酶链霉菌、0.5‑1份的巨大芽孢杆菌、0.1‑0.5份的放射根瘤菌、1‑3份的淡紫拟青霉菌、0.5‑2份的灰色链霉菌。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生态修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很好的土壤修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许多地区的耕地由于几十年的掠夺式耕作,造成养分流失、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土壤贫瘠、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平衡。
其中,我国目前的盐碱土约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大约20%的灌溉农业用地受到盐碱化的影响,其中干旱半干旱盐碱土就占54%,成为旱地农业中最大的环境问题。因此积极研究、探索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提高土壤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目前盐碱地土壤的治理措施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土壤进行盐碱修复,其是用化学试剂与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反应,降低土壤中的盐碱成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见效快、短期效果较好;但成本高、而且化学试剂进入土壤后不易去除,长期使用会使得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变化,这些不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因土壤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如C、H、O、N、P、S等,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作用可对盐碱地中盐碱成分进行分解、转化、吸收利用,改变盐碱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使得其利于作为的正常生长。因此,通过将特定的微生物应用于环境保护和土壤修复中,能够不断利用、降解、转化环境污染损伤因子,从而使得使被污染损伤的土壤得到安全长效的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以解决目前利用化学物质对土壤进行盐碱修复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用于生态修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份数,所述用于生态修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0.1-0.3份的热淀粉酶链霉菌、0.5-1份的巨大芽孢杆菌、0.1-0.5份的放射根瘤菌、1-3份的淡紫拟青霉菌、0.5-2份的灰色链霉菌。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生态修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
浓度≥10亿cfu/g的热淀粉酶链霉菌,例如,所述热淀粉酶链霉菌的浓度可以为10亿cfu/g、11亿cfu/g、12亿cfu/g、13亿cfu/g、14亿cfu/g、15亿cfu/g、16亿cfu/g、17亿cfu/g、18亿cfu/g、19亿cfu/g、20亿cfu/g、25亿cfu/g、30亿cfu/g、35亿cfu/g、40亿cfu/g、45亿cfu/g或50亿cfu/g;
浓度为0.3-1亿cfu/g的巨大芽孢杆菌,例如,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浓度可以为0.3亿cfu/g、0.4亿cfu/g、0.5亿cfu/g、0.6亿cfu/g、0.7亿cfu/g、0.8亿cfu/g、0.9亿cfu/g或1亿cfu/g;
浓度为1-2亿cfu/g的放射根瘤菌,例如,所述放射根瘤菌的浓度可以为1cfu/g、1.1cfu/g、1.2cfu/g、1.3cfu/g、1.4cfu/g、1.5cfu/g、1.6cfu/g、1.7cfu/g、1.8cfu/g、1.9cfu/g或2cfu/g;
浓度为0.6-1亿cfu/g的淡紫拟青霉菌,例如,所述淡紫拟青霉菌的浓度可以为0.6亿cfu/g、0.7亿cfu/g、0.8亿cfu/g、0.9亿cfu/g或1亿cfu/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威,未经戴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2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