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2143.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涛;周大为;李元鹏;梁铁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22;H01Q1/24;H01Q1/48;H01Q1/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常云敏;习冬梅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该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壳体、馈入源及电容。壳体包括接地中框及金属边框。金属边框环绕接地中框的边缘设置,且金属边框和接地中框之间开设有开槽。金属边框开设有隔断金属边框的第一缝隙及第二缝隙。第一缝隙及第二缝隙通过开槽互相连通。第一缝隙与第二缝隙之间的金属边框形成第一辐射体,第二缝隙远离第一缝隙一侧的金属边框形成第二辐射体。第二辐射体远离第二缝隙的一端通过接地中框接地。馈入源电连接至第一辐射体。第一辐射体通过电容电连接至第二辐射体,以改善天线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应用越发广泛,公众对于移动终端设备的辐射安全问题也日益关注。虽然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在工作时发射电磁波的能量较低,但是这些移动终端设备在工作时距人体(比如头、手等)非常近,人体会吸收这些电磁能量,从而对人体产生影响。
目前,业界采用电磁辐射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来表征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其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人体组织所吸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在实际应用中,SAR是一个测量值,SAR值越大,表示对人体的影响越大。反之,SAR值越小,对人体的影响越小。由于SAR值过高,可能会对人体有害,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移动终端设备的SAR值设定了认证标准。移动终端设备只有在将自身的辐射调整到适配于对应地域的SAR值认证标准后,方能进入到该地域处正常使用,这要求移动终端设备要严格控制天线效率或天线发射功率,以满足SAR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性能具有较大提升的移动终端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壳体、第一馈入源及第一电容。其中,壳体包括接地中框及金属边框。金属边框环绕接地中框的边缘设置,且金属边框和接地中框之间开设有开槽。金属边框上还开设有隔断金属边框的第一缝隙及第二缝隙。第一缝隙及第二缝隙通过开槽互相连通。第一缝隙与第二缝隙之间的金属边框形成第一辐射体;第二缝隙远离第一缝隙一侧的金属边框形成第二辐射体,且第二辐射体远离第二缝隙的一端通过接地中框接地。第一馈入源电连接至第一辐射体。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电容电连接至第二辐射体,用以提升天线性能,并且降低移动终端设备的电磁辐射比吸收率。
上述设计中,通过在接地中框开设开槽,在金属边框上开设第一缝隙及第二缝隙,以形成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通过第一馈入源馈电至第一辐射体,及通过接地中框接地,以形成边框移动终端设备,且该移动终端设备具有较佳的辐射方向特性及辐射效率。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电容电连接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以使第一辐射体的电流通过第一电容流向第二辐射体,以改变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的电流分布,扩大移动终端设备的辐射口径,并降低移动终端设备的电磁辐射比吸收率,进而减少移动终端设备的回退功率,增强移动终端设备的辐射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移动终端设备还包括印刷电路板、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第一电容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且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第一连接段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辐射体,第二连接段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辐射体,第一连接段及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以使第一辐射体通过印刷电路板、第一连接段、第一电容及第二连接段电连接至第二辐射体。
上述设计中,通过设置印刷电路板承载第一电容,且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连接段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及第二辐射体通过第二连接段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以实现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电容电连接至第二辐射体,且保证第一电容与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连接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2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高压管道连接件的铸造装置
- 下一篇:盘条组倾斜导向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