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气流穿通式风冷散热机载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2831.7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2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彭磊;何林涛;黄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00 | 分类号: | H01Q1/00;H01Q1/28;H01Q1/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罗强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气流 通式 风冷 散热 机载 天线 | ||
1.一种高速气流穿通式风冷散热机载天线,包括:天线本体(1)、与飞机蒙皮一起围成保护天线封闭空间的天线罩(2)和整流罩(4),承载天线本体(1)的载板(3),及分布于进风区(201)处发热电阻丝(5)和风速传感器(6),其组成特征在于:整流罩(4)和天线罩(2)围成一个用以保护天线本体(1)的封闭空间,整流罩(4)通过载板(3)的外壁环圆滑过渡连接天线罩(2);载板(3)沿着航向前端设计进风区(201),通过中间设计有的矩形凹腔、后端设计的排风区(202),将天线本体(1)嵌装在载板(3)的矩形凹腔位置,并安装法兰,搭扣在载板(3)的凹腔上表面,形成散热功能区;天线本体(1)嵌入至载板(3)凹腔内的部分设计有顺着航向的条形散热齿,且散热齿直接设计在天线本体(1)上,加强天线表面的换热,天线本体(1)内发热元器件、高功率高热流密度功能单元直接贴合散热齿所在壳体,热量直接传导至散热齿上,天线产生的热传导给自带的散热齿,利用其载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产生的风吹气流通过散热功能区将热带走,从航向斜前端的左右两侧进风口(301)进入的高速冷空气来流,在进风区(201)后端处汇合后流经散热风道(302),最后流经排风区(202)后由排风口(303)排出,高速低温的空气直接吹过散热齿表面将天线散发的热量排至外界大气中;其中:
进风区(201)为V型结构形式,两侧进风通道截面为矩形,进风通道的外壁面制有螺旋状凹槽,发热电阻丝(5)通过焊接固定于进风通道壁面上,风速传感器(6)安装在进风口(301)进风通道中,实时监测进风通道中的空气流速并传递给天线单元;
天线单元结合载机的飞行数据判定载机飞行状态,进而判定进风口(301)是否产出现结冰阻塞现象,启动发热电阻丝(5)对进风区(201)进行加热作业;热电阻丝(5)焊接于进风通道壁面上,风速传感器(6)实时监测风速,天线单元实时判定除冰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气流穿通式风冷散热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天线本体(1)为矩形外形,其四周边缘设计安装法兰搭扣在载板(3)的矩形凹腔上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天线本体(1)的散热齿探入至载板(3)的矩形凹腔内,形成散热风道(302)风道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气流穿通式风冷散热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散热风道(302)前端为进风区(201),位于进风区(201)航向斜前端两侧,防止飞行时航向正前方有异物直接进入散热风道(302);散热风道(302)后端为排风区(202),换热完成后的热空气通过排风口(303)向后排入大气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气流穿通式风冷散热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气流流向控制:进风区(201)为V型结构形式,高速空气通过两侧进风口(301)斜向流入进风区(201),通过进风区(201)的V形流道将飞行高速气流导成航向平行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气流穿通式风冷散热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散热风道(302)设计与航向平行的散热翅片,进风区(201)中汇合为航向平行方向的气流直接流入散热风道(302),完成换热后继续沿着航向方向流经排风区(202),由排风口(303)流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气流穿通式风冷散热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进风口(301)、进风区(201)、散热风道(302)、排风区(202)及排风口(303)形成一个与航向平行的通风路径,实现气流流向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气流穿通式风冷散热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基于整流罩(4)的整体外形,进风口(301)设计为阵列圆孔,以离散小孔代替连续的大通孔,避免高速气流流过进风口(301)位置时被大面积剥离,保护机体的整体气动外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28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