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副头枕的座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3576.8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1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施其国;龙刚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88 | 分类号: | B60N2/888;B60N2/86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高凌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副头枕 座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副头枕的座椅结构,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靠背、位于靠背上端的副头枕、用于连接副头枕和靠背的连接机构;副头枕包括第一发泡体、位于第一发泡体内的骨架;靠背包括第二发泡体、位于第二发泡体边缘的钢管架、若干位于钢管架内侧的用于增加钢管架刚度的支撑肋;连接机构包括固接在钢管架上端的连接板、位于第二发泡体上端的用于过孔、固接在骨架上的连接杆、位于连接板上的供连接杆穿过的连接孔、用于和穿过连接孔的连接杆配合的连接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副头枕连接牢靠,车祸时,能对头部进行很好的缓冲,副头枕不会反弹,防止对头部二次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副头枕的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的副头枕可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现有的副头枕安装不牢靠,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带副头枕的座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副头枕的座椅结构,包括靠背、位于靠背上端的副头枕、用于连接副头枕和靠背的连接机构;副头枕包括第一发泡体、位于第一发泡体内的骨架;靠背包括第二发泡体、位于第二发泡体边缘的钢管架、若干位于钢管架内侧的用于增加钢管架刚度的支撑肋;连接机构包括固接在钢管架上端的连接板、位于第二发泡体上端的用于过孔、固接在骨架上的连接杆、位于连接板上的供连接杆穿过的连接孔、用于和穿过连接孔的连接杆配合的连接件。
作为优选,连接杆为螺杆,连接件为螺母。
作为优选,钢管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连接杆的数量为三个。
作为优选,连接件包括固接在连接板远离副头枕一侧的缸体、滑动连接在缸体内的活塞、位于缸体远离连接板一端的限压阀、和缸体连接的充气管、位于充气管上的电磁阀、和充气管连接的充气装置;连接杆远离副头枕的一端位于缸体内并和活塞连接,连接杆一侧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设有若干卡齿,缸体的一侧穿过有止回杆,连接板和副头枕之间设有用于对副头枕施加朝向连接板一侧的力的弹簧,卡齿靠近活塞的一侧设有斜面,缸体上设有用于对止回杆施加朝向连接杆一侧的力的第二弹簧,止回杆的一侧设有卡槽,缸体的一侧设有弹性杆,弹性杆的一端和缸体固接,弹性杆远离缸体的一端固接有用于和卡槽配合的卡头;当卡头和卡槽配合时,止回杆和卡齿脱开;限压阀上设有用于使得卡槽和卡头脱开的脱开机构。
作为优选,限压阀包括一端和缸体固接的出气管、位于出气管一侧的出气孔、滑动连接在出气管内的用于封堵出气孔的堵头、位于堵头远离缸体一端的限位板、用于对堵头施加朝向缸体一侧的力的第三弹簧;当限位板抵靠在出气管上时,堵头堵住出气孔;脱开机构为一端和限位板连接的拉线;拉线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和弹性杆远离缸体的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第三弹簧位于出气管内,第三弹簧一端和堵头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出气管内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副头枕连接牢靠,车祸时,能对头部进行很好的缓冲,副头枕不会反弹,防止对头部二次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副头枕的爆炸图;
图3为靠背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处放大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堵头和出气孔脱开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35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