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复合井盖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4329.X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张永;刘振阳;蒋佳骏;卞光明;代龙;马自刚;刀正仙;张晓龙;蔡晓明;魏镜弢;王庭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B29C43/20;B29C43/58;B29C4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杨建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复合 井盖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塑料复合井盖,其特征在于:由模压外层(1)、竖筋(2)、填充层(3)、模压内层(4)和面层(5)组成;其中,
所述模压外层(1)为井盖最外面的一层,包括底面层(1-1)、侧面层(1-2)和上面层(1-3);
竖筋(2)与模压外层(1)一次模压成形,填充层(3)与竖筋(2)通过模压连接,填充层(3)与模压外层(1)通过模压连接,模压内层(4)设有多层,模压内层(4)与模压外层(1)通过模压连接,模压内层(4)与填充层(3)通过模压连接,模压内层(4)与竖筋(2)一次模压成形,面层(5)与模压外层(1)通过模压连接;
模压外层(1)的底面层和模压内层(4)采用拱形结构,拱高与跨度之比为1:6~10;竖筋(2)采用井字结构,填充层(3)密实填充竖筋(2)内的空间,模压层与竖筋层层叠加;
当模压外层(1)的上面层(1-3)受到压力时,压力会通过上面层(1-3)分散到与之连接的竖筋(2)和填充层(3),然后通过竖筋(2)和填充层(3)分散到它们下方的模压内层(4);压力再通过模压内层(4)分散到其下方的竖筋(2)和填充层(3)上,然后再通过竖筋(2)和填充层(3)分散到下一层模压内层(4),以此类推;压力最终传递分散到模压外层(1)的底面层(1-1)和侧面层(1-2)上,最后作用于井座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复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外层(1)、竖筋(2)、模压内层(4)和面层(5)采用废旧回收工程塑料为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复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3)采用不可回收的废旧塑料颗粒为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塑料复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5)添加有荧光粉材料的图案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复合井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模挤热压工艺,流水线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程塑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废旧塑料颗粒加粘接剂并混料均匀;具体步骤如下:
(1)工位1:将熔融状态下的工程塑料置入下模腔内,将带有竖筋凹槽的上模压下,模压保压成形,压制力大于300kgf/cm2;
(2)工位2:将废旧塑料颗粒混料均匀铺在下模腔内的模压外层上,将平滑的上模压下,模压保压成形,压制力大于300kgf/cm2;
(3)工位3:将熔融状态下工程塑料置入下模腔内填充层上,将带有竖筋凹槽的上模压下,模压保压成形,压制力大于300kgf/cm2;
(4)工位4:重复步骤(2)、(3);实现多层填充层和模压内层的压制;
(5)工位5:将添加荧光粉材料的熔融工程塑料置入下模腔内填充层上,将带有图案的上模压下,模压保压成形,压制力大于300kgf/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43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系配合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纤维多股合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