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筷子前段工序蒸煮定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4884.2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0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涵铭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5/00 | 分类号: | B27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筷子 前段 工序 蒸煮定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筷子前段工序蒸煮定色装置,包括有支撑座、支撑板、蒸汽框、支撑架、装料斗、驱动板、遮挡帘、加热管等,所述蒸汽框外两侧都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撑板,每侧支撑板的数量为两块,支撑座固接于每侧两块支撑板尾端之间,支撑架对称式的固接于远离支撑座的蒸汽框外一侧中部,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装料斗固接于两个支撑架尾端之间。本发明将适量的水倒入蒸汽框内被加热管加热,热蒸汽飘在蒸汽框内,输送机构反转带动夹紧机构反转,夹紧机构反转至驱动板的凹处时,夹紧机构运作将木筷子夹紧固定,夹紧机构带动木筷子向左移动至蒸汽框内被热蒸汽进行蒸煮定色,如此,更方便操作人员对木筷子的蒸煮定色,无需来回放置木筷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木筷子前段工序蒸煮定色装置。
背景技术
木筷子的制作工艺中,需要进行多步工艺处理才能制作出质量好的木筷子,蒸煮定色则是前段工序中的第二种工艺,蒸煮定色能使得木筷子颜色洁白,光洁度好,目前,大多数都是人直接将木筷子放入蒸汽机器内进行蒸煮定色,木筷子蒸煮定色完成后,将蒸汽机器打开使得热蒸汽全部飘出,人再用手将木筷子取出进行后续处理,如此,需要等待热蒸汽飘出,导致工作效率低,且需要反复的来回放置木筷子,比较麻烦。
因此,需要设计和研发一种能够更方便人们对木筷子进行蒸煮定色,工作效率高,且能不断的带动木筷子移动进行蒸煮定色的木筷子前段工序蒸煮定色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需要等蒸汽机器内的热蒸汽全部飘出,再将木筷子取出,需要等待热蒸汽飘出,导致工作效率低,且来回放置木筷子,比较麻烦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方便人们对木筷子进行蒸煮定色,工作效率高,且能不断的带动木筷子移动进行蒸煮定色的木筷子前段工序蒸煮定色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木筷子前段工序蒸煮定色装置,包括有支撑座、支撑板、蒸汽框、支撑架、装料斗、驱动板、遮挡帘、加热管、压紧轮、橡胶块、输送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蒸汽框外两侧都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撑板,每侧支撑板的数量为两块,支撑座固接于每侧两块支撑板尾端之间,支撑架对称式的固接于远离支撑座的蒸汽框外一侧中部,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装料斗固接于两个支撑架尾端之间,橡胶块间隔固接于朝向支撑座的装料斗外两侧,每侧橡胶块的数量为六块,遮挡帘固接于蒸汽框两侧的敞口处,驱动板对称式的固接于远离支撑架的蒸汽框外一侧,驱动板的数量为两块,驱动板一侧穿过蒸汽框,加热管间隔固接于远离支撑架的蒸汽框内一侧,加热管的数量为五个,压紧轮对称式的转动式连接于蒸汽框内两侧,每侧压紧轮的数量为两个,输送机构安装于两块支撑座之间,输送机构与压紧轮接触,输送机构穿过蒸汽框,夹紧机构安装于输送机构上,夹紧机构与驱动板接触。
输送机构包括有伺服电机、传动组件、u型架、转轴、输送轮和输送带,所述u型架固接于支撑座外一侧边缘位置,转轴转动式的穿接于两个u型架端部之间,转轴的数量为两根,输送轮对称式的固定套装于转轴上,每侧输送轮的数量为两个,输送带绕在两个输送轮之间,输送带穿过蒸汽框,输送带与压紧轮接触,伺服电机安装于其中一个支撑座外一侧,传动组件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其中一根转轴一端之间。
夹紧机构包括有活动框、夹板、双孔块、L型接触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导轨,所述活动框间隔固接于两个输送带一侧之间,活动框的数量为二十四个,导轨对称式的滑动穿接于活动框一侧,每个活动框上的导轨数量为两个,夹板滑动式的连接于导轨内,第二弹簧连接于夹板外一侧与导轨内一侧之间,双孔块对称式的滑动连接于活动框内两侧之间,每个活动框内的双孔块数量为两块,双孔块一侧与导轨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连接于双孔块的两个孔内,第一弹簧尾端与活动框内侧固定连接,L型接触板固接于远离导轨的双孔块一侧,L型接触板尾端与驱动板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涵铭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涵铭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48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