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4929.6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丰慧珍;李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黄启梅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总成 悬置 汽车 | ||
本方案涉及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总成及汽车,在保留拉杆悬置性能优势的前提下,降低对整车尺寸、整车造型、整车布置的影响。该总成,包括:被动侧悬置总成及主动侧悬置支架总成;被动侧悬置总成上具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多个悬置支架连接点;主动侧悬置支架总成包括:由主动侧悬置支架和拉杆悬置骨架一体成型的悬置骨架,设置在拉杆悬置骨架内部的拉杆悬置隔振橡胶安装座,布置在拉杆悬置隔振橡胶安装座和拉杆悬置骨架之间的拉杆悬置隔振橡胶;主动侧悬置支架和拉杆悬置骨架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悬置骨架布置并装配在被动侧悬置总成的上方;主动侧悬置支架上具有用于与动力总成连接的主动侧悬置支架安装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置总成,具体为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整车NVH要求的提高,对于搭载大排量动力的整车,配置多拉杆悬置系统已成为趋势。多拉杆系统可以降低悬置的载荷,降低悬置工作点刚度,提升NVH性能;同时多拉杆系统可以减小动力总成包络,使布置更紧凑。
传统主悬置加拉杆悬置结构,将拉杆悬置布置在主动侧悬置支架上方,整车内需要留有拉杆悬置与主动侧悬置支架运动空间及装配空间,导致整体Z向尺寸大。占用较大Z向空间,与整车降低车高、采用大尺寸轮胎的目标相矛盾。通常通过增加整车宽度、高度等牺牲整车尺寸目标来解决上述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总成及汽车,在保留拉杆悬置性能优势的前提下,降低对整车尺寸、整车造型、整车布置的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总成,包括:
被动侧悬置总成及主动侧悬置支架总成;所述被动侧悬置总成上具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多个悬置支架连接点;
所述主动侧悬置支架总成包括:由主动侧悬置支架和拉杆悬置骨架一体成型的悬置骨架,设置在所述拉杆悬置骨架内部的拉杆悬置隔振橡胶安装座,布置在所述拉杆悬置隔振橡胶安装座和所述拉杆悬置骨架之间的拉杆悬置隔振橡胶;所述拉杆悬置骨架、拉杆悬置隔振橡胶安装座和所述拉杆悬置隔振橡胶共同构成拉杆悬置;
所述主动侧悬置支架和所述拉杆悬置骨架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悬置骨架布置并装配在所述被动侧悬置总成的上方;
所述主动侧悬置支架上具有用于与动力总成连接的主动侧悬置支架安装点。
优选地,所述被动侧悬置总成包括:并排布置的主悬置和副悬置;所述主悬置和所述副悬置通过主副悬置连接支架连接;所述主悬置上远离所述副悬置的一侧布置有第一悬置安装支架,所述第一悬置安装支架上具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悬置安装支架安装点;
所述主悬置上与所述副悬置相邻的一侧布置有第二悬置安装支架,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支架上具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悬置安装支架安装点;
所述副悬置上远离所述主悬置的一侧布置有第三悬置安装支架,所述第三悬置安装支架上具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三悬置安装支架安装点。
优选地,所述主动侧悬置支架通过其上布置的第一主动侧悬置支架安装点与主悬置连接,所述拉杆悬置骨架通过其所述拉杆悬置隔振橡胶安装座内形成的拉杆悬置安装点与副悬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侧悬置支架通过其上布置的第二主动侧悬置支架安装点与动力总成连接,所述第二主动侧悬置安装点布置在所述主悬置的一侧,且布置在与所述第二悬置安装支架安装点相对的一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动力总成悬置总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4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