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汉陶的生产配方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6622.X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3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前飞;曹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前飞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13;C04B3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新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2 | 代理人: | 邓陶钧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配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汉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汉陶的生产配方及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高岭土40‑60%、石英8‑12%、钾长石28‑36%、黏土6‑10%、粘合剂1‑4%、土骨4‑8%、石灰石1‑2%。该汉陶产品生产的配方及方法,通过减少高岭土中铁质含量,从而让高岭土烧制之后为白瓷,以便于石英、钾长石和黏土在烧制的过程中对坯胎进行着色,从而烧制出色泽纯正的汉陶,采用三飞粉的石灰石可以有效的增加烧制之后汉陶的密度,从而提高汉陶的硬度,保证质量,由于工艺和配方独特,所产汉陶成色好、密度大,可超过古老汉陶产品的质量水平,具有工艺先进,有利汉陶产品在创新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汉陶的生产配方及方法。
背景技术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汉陶是一种古老的瓷器生产工艺,其色彩和陶瓷结构构成的密度大、成色好的稀有古老产品,多年深得用户和收藏者的爱好,但是传统的汉陶由于年代久远,烧制工艺失传,现有技术中的陶瓷烧制工艺难以制作出优良的汉瓷,故而提出一种汉陶的生产配方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汉陶的生产配方及方法,具备成色好、密度大和改进古老汉瓷质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汉瓷烧制技术失传,难以烧制出优良产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成色好、密度大和改进古老汉瓷质量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汉陶的生产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高岭土32-68%、石英7-15%、钾长石24-40%、黏土5-12%、粘合剂1-5%、土骨4-8%、石灰石1-2%。
进一步,所述高岭土可用46.54%的SiO2、39.5%的Al2O3和13.96%的H2O制备而成,所述石英中SiO2含量为99.9-99.99%,Fe2O3含量为10PPM-25PPM,Max Li2O含量为1-2PPM,Max Al2O3含量为20-30PPM,Max K2O含量为20-25PPM,Max Na2O含量为10-20PPM。
进一步,所述黏土与水的比例为3:1,所述粘合剂具体为水70-80%,淀粉15-20%,苛性钠2.4-2.8%,硼砂2.7-3.2%和甲醛微量8-10mol,所述石英、钾长石、土骨和石灰石均碾成粉末状备用,所述黏土具体为陶瓷黏土。
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高岭土50%、石英10%、钾长石28%、黏土6%、粘合剂1%、土骨4%、石灰石1%。
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高岭土42%、石英8%、钾长石30%、黏土10%、粘合剂2%、土骨6%、石灰石2%。
6.一种汉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重量份数比例的高岭土,向容器中倒入清水,使清水漫过高岭土,将高岭土浸泡4-8天;
2)将步骤一中浸泡好的高岭土倒入搅拌机中搅拌3-6h,再用320目带磁性提取铁质装置的筛网对搅拌过后的高岭土进行过滤筛选;
3)将过滤之后的高岭土送入炼泥机炼制成泥块备用;
4)取步骤三中炼制的泥块放入搅拌机,在箱搅拌机内加入高岭土质量50-60%的清水,搅拌4-6h制成精致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前飞,未经曹前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66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