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部碰振驱动的磁控胶囊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6728.X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田稷源;严尧;张佳佳;郭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护航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3220 | 代理人: | 莫晓齐 |
地址: | 11003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驱动 胶囊 机器人 | ||
1.一种内部碰振驱动的磁控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1)、磁控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磁控系统设置于胶囊(1)内,包括磁铁(3)、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所述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分别设置于胶囊(1)内的左部和右部,所述磁铁(3)可滑行地位于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之间,用于在胶囊(1)内提供内部磁场,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胶囊(1)外,分别与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充放电,使得胶囊(1)内部的磁铁(3)与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之间产生周期性的碰撞力,当所述碰撞力形成的合力大于胶囊(1)与外界环境阻力时,所述胶囊(1)按指定的运动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碰振驱动的磁控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均至少包括一个线圈,所述胶囊(1)的运动方向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中线圈充放电的顺序和个数来改变,所述胶囊(1)的运动速度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周期性的碰撞力的参数来改变,所述周期性的碰撞力的参数由控制系统产生的周期激励信号控制,包括周期激励信号的频率、幅值和占空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部碰振驱动的磁控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1)的运动方向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中线圈充放电的顺序和个数来改变,具体表现为: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中线圈充放电的顺序和个数,胶囊(1)内磁铁(3)与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的线圈之间相互吸引和/或相互排斥,使得胶囊(1)内部的磁铁(3)与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之间产生周期性的碰撞力,当所述碰撞力形成的合力大于胶囊(1)与外界环境阻力时,所述胶囊(1)向左或向右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部碰振驱动的磁控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中每个线圈的周期激励信号由方波、简谐波或三角波激励实现,且所述周期激励信号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对应的方波、简谐波或三角波的幅值、频率和占空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部碰振驱动的磁控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7)、电源(8)、信号发生器(9)、数据采集卡(10)和显示设备(6),所述控制电路板(7)分别与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连接,所述电源(8)用于给控制电路板(7)和信号发生器(9)供电,所述信号发生器(9)分别与控制电路板(7)和数据采集卡(10)连接,所述显示设备(6)与数据采集卡(10)连接,所述信号发生器(9)用于产生周期激励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部碰振驱动的磁控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7)通过控制信号发生器(9)的输入信号,调整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中每个线圈输入周期激励信号的通断,对胶囊(1)内部的磁铁(3)产生周期的磁场激励,从而产生向左或向右的冲击运动,导致胶囊(1)运动或转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部碰振驱动的磁控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中所有线圈通过控制电路板(7)调整线圈的通电方向和线圈的开关顺序,从而变换线圈所产生的南北极以及控制每个线圈是否开启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部碰振驱动的磁控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中所有线圈数量大于等于三个,并且不全位于磁铁(3)一侧时,所述胶囊(1)可转向,具体表现为:所述控制电路板(7)开启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中位于对角线位置的线圈,关闭其余线圈,使得磁铁(3)与第一磁控线圈组(2)和第二磁控线圈组(4)中线圈的碰撞力与胶囊(1)轴线产生夹角,从而控制胶囊(1)的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未经刘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67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高寿命加热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