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全自动卧式数控钻床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8223.7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7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方国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国保 |
主分类号: | B23B39/00 | 分类号: | B23B39/00;B23Q3/00;B23Q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全自动 卧式 数控 钻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全自动卧式数控钻床,相对于手工操作增加了自动定位加工零件、自动上下料功能,能有效实现全自动化零件钻孔,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加工时间,相对于人工放料、压料定位会产生偏差来说,更提高了加工精度,横向送料机构采用齿轮齿条传动,传动效率高,保证加工零件横向位置精度,相对于传统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零件加工定位精度,降低了零件报废率,竖向送料机构,可以解决所述专利不能完成的多方位钻孔,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反复调换零件位置而产生误差的概率,从而提升了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卧式数控钻床。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钻床在世界上还是采用普通继电器控制的,八十年代后期由于数控技术的出现才逐渐开始在立式钻床上得到应用,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这种先进技术才得到推广,但随着零件加工精度的提高,卧式数控钻床以其独特的稳定性出现在大众的视野,特别在全自动流水线上逐渐取代立式钻床;
目前,大多中小企业钻孔设备大多是手工操作,包括上料、压料、钻孔和下料是人工完成的,劳动强度大,只能单人单机操作,随着自动化程度的加深,订单总量的增大,手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量需求,工人大量的时间用于重复上下料的劳动中,降低了零件批量加工的效率,且人工放料、压料定位会产生偏差,也会导致零件加工产生较大的误差;
专利号为CN201410403814.X已授权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卧式数控钻床,其设计原理是零件在进入气动三爪卡盘夹紧后,通过送料气缸将立式气动三爪卡盘和零件送入加工区,然后启动钻削装置,钻削装置横向移动,实现对零件自动加工;
上述专利文件虽然通过自动送料气缸带动零件定位,代替了使用人员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上述专利在送料传动上采用气动传输,钻削装置只能进行横向移动,所以零件的加工精度在于送料传动上,而气动传输精度较低,会严重影响加工精度,其二,上述专利的钻孔范围仅在零件的一条直线上,但往往零件表面加工孔位不止一个,也大多分散各处,如果加工,需要反复调换零件位置,不仅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率,也加大了加工误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全自动卧式数控钻床,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全自动卧式数控钻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全自动卧式数控钻床,包括横向送料机构,横向送料机构是实现加工零件横向定位的装置,其分布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分布着第一支撑轴和齿条,第一移动平台上分布着第一滑动孔,所述第一滑动孔和所述第一支撑轴配合支撑所述第一移动平台,所述第一移动平台底面设有螺纹孔与电机支架相连接,所述电机支架采用螺纹螺栓连接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齿条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平台底面连接着限位块,其采用螺纹孔连接固定,所述限位块的作用是对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齿条传动限位,保证齿轮齿条传动方向的精准,当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接收到指令转动时,其旋转扭矩会传输至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因为所述齿条是固定的,所以其会对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产生反作用推力,从而带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沿所述第一支撑轴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自动钻头,所述自动钻头底部与滑道配合实现移动,待加工零件定位后,所述自动钻头会收到钻床加工指令,沿着所述滑道移动至加工位置。
优选地,竖向送料机构是实现加工零件竖向定位的装置,其分布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上固定着两根第二支撑轴,第二移动平台上分布挡板和滑动孔,滑动孔和所述第二支撑轴配合,保证所述第二移动平台可沿所述第二支撑轴轴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平台底部设有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国保,未经方国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