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8586.0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林;黄显彬;吕胜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93 | 分类号: | B29C64/393;B33Y30/00;G06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文件 生成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3D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三维打印模型的轮廓区域和填充区域;
对所述轮廓区域以第一层高进行切片得到轮廓区域切片,对所述填充区域以第二层高进行切片得到填充区域切片;其中,所述第二层高大于所述第一层高;
根据所述轮廓区域切片和所述填充区域切片,确定3D打印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三维打印模型的轮廓区域和填充区域,包括:
将所述三维打印模型按第三层高进行水平分层切片,得到多个第三切片层;其中,所述第三层高不小于所述第二层高;
根据连通性确定各第三切片层中的各图形;其中,各所述图形之间不存在交点;
遍历各所述图形,获取当前遍历到的图形的轮廓线;
若所述轮廓线包括外轮廓线,将所述当前遍历到的图形的外轮廓边线向靠近所述图形中心的方向偏移预设距离,将所述外轮廓边线与所述外轮廓偏移边线构成的区域作为轮廓区域,将所述图形中除所述轮廓区域之外的区域作为填充区域;
若所述轮廓线包括外轮廓线和内轮廓线,将所述当前遍历到的图形的外轮廓边线向靠近所述图形中心的方向偏移预设距离,得到外轮廓偏移边线;将图形的内轮廓边线向远离所述图形中心的方向偏移预设距离,得到内轮廓偏移边线;将所述外轮廓边线与所述外轮廓偏移边线构成的区域作为轮廓区域中的外轮廓区域,将所述内轮廓边线与所述内轮廓偏移边线构成的区域作为轮廓区域中的内轮廓区域,将所述内轮廓偏移边线和所述外轮廓偏移边线构成的区域作为填充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轮廓区域以第一层高进行切片得到轮廓区域切片,对所述填充区域以第二层高进行切片得到填充区域切片,包括:
对各所述第三切片层中的轮廓区域以第一层高进行切片得到轮廓区域切片,对各所述第三切片层中的填充区域以第二层高进行切片得到填充区域切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轮廓区域以第一层高进行切片得到轮廓区域切片,对所述填充区域以第二层高进行切片得到填充区域切片,包括:
对打印速度设定为第一打印速度的所述轮廓区域以第一层高进行切片得到轮廓区域切片,对打印速度设定为第二打印速度的所述填充区域以第二层高进行切片得到填充区域切片;其中,所述第二打印速度大于所述第一打印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三维打印模型的轮廓区域的坐标数据和填充区域的坐标数据;
根据所述轮廓区域的坐标数据将所述三维打印模型中的轮廓区域以第一层高切片得到轮廓区域切片,根据所述填充区域的坐标数据将所述三维打印模型中的填充区域以第二层高切片得到填充区域切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高为所述第一层高的n倍,其中,n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3D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轮廓区域切片和所述填充区域切片,确定3D打印文件,包括:
对于第x层和第(x+1)层填充区域切片,若x大于1,则设定打印路径为先打印第(nx-2n+1)层至第nx层轮廓区域切片,再打印第x至(x+1)层的填充区域切片,其中x取奇数;若x等于1,则设定打印路径为先打印第1层至第n层轮廓区域切片,再打印第1至2层的填充区域切片;
将设定所述打印路径的所述轮廓区域切片和所述填充区域切片进行合成,确定3D打印文件。
8.一种3D打印文件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三维打印模型的轮廓区域和填充区域;
切片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轮廓区域以第一层高进行切片得到轮廓区域切片,对所述填充区域以第二层高进行切片得到填充区域切片;其中,所述第二层高大于所述第一层高;
打印文件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轮廓区域切片和所述填充区域切片,确定3D打印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5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Xenes聚乙烯醇聚酰亚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火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