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上底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8606.4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姚辉凌;于万民;郝长军;王军;陈相程;徐银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B02C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孟莲 |
地址: | 2734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自动 上底料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上底料系统,包括蛟龙输送机和送料仓,所述蛟龙输送机倾斜设置,所述蛟龙输送机底部设有进料口,顶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连接设有第一下料通道,所述第一下料通道内设有碾压辊,所述第一下料通道底部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送料仓顶部连通,所述送料仓上方连接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于送料仓内连接设有下料螺旋,所述送料仓底部连通设有第二下料通道,所述第二下料通道另一端与循环流化床锅炉上料口连通。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简单有效控制上料,上料更均匀化,更能有效控制上料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上底料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清洁煤燃烧技术,它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低成本石灰石炉内脱硫、负荷调节比大和负荷调节快等突出优点
目前在循循环流化床锅在长期连续运行中,由于当前循环流化床锅所使用的燃料煤上料设备往往均为传统的输送管路、输送链排等设备,因此从导致输送到循环流化床锅内的燃料煤颗粒粒径稳定性不足,且进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膛内的新补充燃料煤与燃烧用空气比例混合比例稳定性差,从而导致燃料煤在炉膛内燃烧效率相对低下且稳定性差,从而一方面导致燃料煤浪费严重,另一方面也导致燃料煤颗粒及燃烧后的残渣对炉膛表面摩擦损耗严重及粘接腐蚀严重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力当前循环流化床锅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增加了循环流化床锅运行及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简单有效控制上料,上料更均匀化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上底料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上底料系统,包括蛟龙输送机和送料仓,所述蛟龙输送机倾斜设置,所述蛟龙输送机底部设有进料口,顶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连接设有第一下料通道,所述第一下料通道内设有碾压辊,所述第一下料通道底部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与送料仓顶部连通,所述送料仓上方连接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于送料仓内连接设有下料螺旋,所述送料仓底部连通设有第二下料通道,所述第二下料通道另一端与循环流化床锅炉上料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料通道底部对应碾压辊呈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料通道内对应下料口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设有锥形下料件。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仓呈上宽下窄圆台状结构,所述下料螺旋贴合送料仓内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下料通道中部设于折线缓冲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利用蛟龙输送机进行提升输送,然后利用碾压辊进行初步碾压处理,配合电动推杆稳定的向送料仓内输送,然后利用送料仓内的下料螺旋与送料仓内壁的挤压作用再次对物料进行处理,使物料在进入第二下料通道时大小均匀化,利用折线缓冲板平稳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利用物料的重力作用配合第一下料通道和第二下料通道对物料进行处理后上料,有效保证上料稳定性,促进充分燃烧,减少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锅炉检修用固定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蛟龙输送机,2、送料仓,3、进料口,4、出料口,5、第一下料通道,6、碾压辊,7、下料口,8、电机,9、下料螺旋,10、第二下料通道,11、电动推杆,12、锥形下料件,13、折线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