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肌腱定位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8627.6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任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临床医学研究所;青岛市医学影像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肌腱 定位 吻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具体说是一种肌腱定位吻合器。包括左右夹板以及定位机构组成的定位钳,定位钳下端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上带有特殊设置的贯穿孔和裂隙,缝合线按照一定顺序呈8字形穿插安装在线槽上,使用时只要将肌腱断端放进线槽中,抽紧缝合线的线头即可绑紧肌腱断端,随后利用定位钳将绑扎好的肌腱断端对接在一起,将两根缝合线的线头绑扎即可。肌腱定位吻合器操作简单、容易上手、绑扎标准化程度高,吻合质量高,对操作者个体经验的依赖程度低;肌腱断端无穿刺性损伤,绑扎牢固,不会撕裂肌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具体说是一种肌腱定位吻合器。
背景技术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肌腱是由一些纵行纤维束构成,借助束间的疏松结缔组织连在一起,其纵向抗拉能力强,但横向抗撕裂能力较弱。肌腱断裂和缺损多由于损伤或病变所造成,为恢复肢体的功能,断裂或缺损的肌腱均须及时予以吻合修复。肌腱吻合术是指将断裂的肌腱重新修补缝合以恢复其功能的一种手术。由于肌腱主要是纵行纤维组成,缝合时断端容易劈裂或被缝线拉豁,且这种穿刺缝合术完全手工操作,与手工缝纫一样对操作者个体经验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要经过多次长时间的实践操作才能熟练掌握。中国专利2013104175123公开了一种《带锁的三维肌腱吻合器》,采用8字形缝合线绑扎肌腱的断端,再将两缝合线的线头绑扎固定,该手法对缝合线与肌腱断端的固定牢固,无需缝合针穿刺肌腱,不存在肌腱劈裂或被缝线拉豁的风险,由于采用辅助工具完成8字形绑扎,标准化程度提高,对操作者个体经验的依赖程度降低。但由于肌腱外表光滑柔软,且手术切口较小,肌腱通常都比较细,手工绑扎缝合线和使用绑扎辅助工具都非常费时费力。上述中国专利提供的带锁的三维肌腱吻合器只能提供缝合线固定到肌腱断端的辅助作用,且操作仍然较为复杂,无法实现肌腱断端的定位和对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绑扎牢固、操作方便的肌腱定位吻合器,不仅能够很方便地实现免穿刺绑扎肌腱断端,同时还能将肌腱断端对接在一起,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肌腱吻合。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肌腱定位吻合器包括左夹板、右夹板以及设置在左夹板的右夹板之间的定位机构,所属左夹板和右夹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下端开口的夹钳机构,左夹板和右夹板的下端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是截面为弧形并且弧形曲率可变的槽状结构,线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线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贯穿孔和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之间带有第一裂隙,所述第三贯穿孔和第四贯穿孔之间带有第二裂隙;另有缝合线位于线槽的内侧面,所述缝合线的一端穿过第二贯穿孔再穿过第一贯穿孔回到线槽的内侧面,缝合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三贯穿孔再穿过第四贯穿孔回到线槽的内侧面。
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安装有导杆,所述线槽固定连接在导杆的下端,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挤压爪,所述挤压爪能够在线槽上行时对线槽的两侧进行约束和挤压从而改变线槽截面的曲率。
所述定位机构是一端固定连接在左夹板或者右夹板其中之一上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棘齿,与弹性体的自由端相对的左夹板或者右夹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贯穿板体的通孔,所述弹性体的自由端安装在通孔中。
所述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第三贯穿孔、第四贯穿孔以及第一裂隙、第二裂隙的内壁设置有弹性阻尼层。
所述滑槽为管状结构,所述导杆可轴向移动地贯穿插装在滑槽中,导杆的上端设置有拉手;所述线槽截面的弧度大于180度小于360度;所述挤压爪是开口朝向线槽背面并且与线槽轴线平行的槽状型材,挤压爪槽口的宽度小于线槽的外径、大于线槽外径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临床医学研究所、青岛市医学影像中心),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临床医学研究所、青岛市医学影像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