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8782.8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舰;吴真昱;谢飞;于浩洋;国宝;晏洪财;谷川;李昕咛;鲍琳琳;孙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M99/00;G01B11/24;B08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李瑞雨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曳引轮 磨损 程度 量化 分析 寿命 预测 方法 | ||
1.一种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获取曳引轮磨损程度与曳引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最大曳引力;基于最大曳引力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动力学分析,用于预测曳引轮寿命;
所述获取曳引轮磨损程度与曳引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包括:建立电梯曳引轮磨损的特征信息数据库以及对应的曳引力数据库,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反向传播及多次迭代的自训练学习,得到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与曳引力之间的最优变化参数,进而确定曳引轮磨损程度与曳引力的定量匹配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轮磨损程度基于第一三维模型与第二三维模型进行对比,得到磨损数据,所述曳引力基于实测的曳引力得到,每个所述磨损数据基于所述定量关系,都能够得到一个实际的曳引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扫描装置对电梯曳引轮的轮槽表面进行扫描,构建电梯曳引轮轮槽表面的实际三维重构模型得到;所述第二三维模型通过构建理论无磨损的电梯曳引轮轮槽的表面三维模型得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所述磨损数据融合得到第三三维模型,对所述第三三维模型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动力学分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无磨损的电梯曳引轮为同规格的全新曳引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扫描装置包括:电磁铁吸盘(8),所述电磁铁吸盘(8)的一端吸附在曳引轮(2)的凸起上,所述电磁铁吸盘(8)的另一端固定在旋转电机(9)的底座上,所述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滑轨(7),用于驱动所述滑轨(7)旋转,所述滑轨(7)的两端各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分别与第一电推杆(6)、第二电推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6)和所述第二电推杆(10)的杆顶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11),通过所述第一电推杆(6)和所述第二电推杆(10)的推拉实现所述第一滑块(3)和所述第二滑块(11)沿着所述滑轨(7)的滑槽运动,所述第一滑块(3)上安装有第一扫描仪(5),所述第二滑块(11)上安装有第二扫描仪(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吸盘(8)的一端吸附在曳引轮(2)的凸起上,用于实现所述电磁铁吸盘(8)与所述曳引轮(2)之间的相对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3)上安装有第一毛刷(4),所述第二滑块(11)上安装有第二毛刷(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曳引轮磨损程度定量化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刷(4)与所述第二毛刷(12)以所述电磁铁吸盘(8)的圆心为轴心对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87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