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方法及主区块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1041.5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时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21/60;G06Q4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之间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方法及主区块链系统,包括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方法以及该方法整体采用的主区块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区块链系统包括数据区块层、网络交换层、万物互联框架层和去中心化应用层,所述数据区块层用于分布式数据读取和加密储存,所述网络交换层用于网络组织云端传输,所述万物互联框架层用于对不同机构之间的区块链进行跨链互联,所述去中心化应用层用于对不同机构企业端的产品间进行应用对接使用,所述数据区块层、万物互联框架层和去中心化应用层均与网络交换层网络连接,所述数据区块层包括区块链标记模块、时间戳储存库、非对称加密模块和链式结构模块,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方法及主区块链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使用共识机制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以运行智能合约等特性。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数据存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为了保护机构内部数据和避免数据泄漏,很多机构都运行着自己的区块链。区块链不单单是一种技术,更是提供了一种服务模式和解决方案,为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上的交易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某些交易可能涉及多条区块链,这种跨多条区块链的信息交互操作为跨链操作,其中交易不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贩卖商品,当今万物互联中的“互联”也成为交易的一种形式。而现有的主区块链系统在推动互联过程中,因机构间的业务逻辑不同,数据格式的差异等,若要实现多段互联,需要同时打通不同机构间的差异化,运算量过于庞大,易出现漏洞,安全性大大降低,从而难以解决多种企业机构端产品间的数据操作问题。因此,设计安全性高和实用性强的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方法及主区块链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方法及主区块链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方法及主区块链系统,包括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方法以及该方法整体采用的主区块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区块链系统包括数据区块层、网络交换层、万物互联框架层和去中心化应用层,所述数据区块层用于分布式数据读取和加密储存,所述网络交换层用于网络组织云端传输,所述万物互联框架层用于对不同机构之间的区块链进行跨链互联,所述去中心化应用层用于对不同机构企业端的产品间进行应用对接使用,所述数据区块层、万物互联框架层和去中心化应用层均与网络交换层网络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数据区块层包括区块链标记模块、时间戳储存库、非对称加密模块和链式结构模块,所述区块链标记模块用于对企业端产品进行标记,给予其在互联网端的身份信息,所述时间戳储存库与区块链标记模块网络连接,所述时间戳储存库用于储存企业端产品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数据时效性进行验证,所述非对称加密模块用于对时间戳储存库进行密钥加密,所述链式结构模块用于将时间戳数据库储存数据划分为若干个数据块,并将若干个数据块组合为链式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网络交换层包括组网通信模块和节点梳理模块,所述组网通信模块与链式结构模块网络连接,所述组网通信模块用于将链式结构组成区块链网络,并可以以区块链网络中分布式节点的相互发现,实现企业数据区块链式传输,所述节点梳理模块用于对区块链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传输节点进行梳理,避免传输错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时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时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10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