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1177.6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4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程再军;任治宇;陆惠群;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30;H01G11/28;H01G11/26;H01G11/68;H01G11/7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钼酸 硫化 镍核壳 阵列 结构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泡沫镍;
(2)将Na2MoO4·2H2O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加入MnSO4·H2O,使其充分搅拌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3)将步骤(2)所得的第一混合溶液及步骤(1)处理好的泡沫镍一同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反应,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用超声波处理并用蒸馏水洗涤,再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有钼酸锰纳米片的泡沫镍;
(5)将NiCl2·6H2O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加入硫脲,充分搅拌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6)将步骤(5)所得的第二混合溶液以及步骤(4)含有钼酸锰纳米片的泡沫镍一同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加热反应,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7)将步骤(6)得到的产物用超声波处理并用蒸馏水洗涤,再进行干燥处理,得到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泡沫镍,包括依次用丙酮、盐酸、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清洗,然后使用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泡沫镍为片状,其端面面积为1~3cm2,厚度为0.5~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a2MoO4·2H2O与MnSO4·H2O的用量比为1~3mmol:1~3mmol;NiCl2·6H2O与硫脲的用量比为2~4mmol:1~3mmol;并且Na2MoO4·2H2O与NiCl2·6H2O的用量比为1~3mmol:2~4mmo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a2MoO4·2H2O与MnSO4·H2O的用量比为2mmol:2mmol;NiCl2·6H2O与硫脲的用量比为3mmol:2mmol;并且Na2MoO4·2H2O与NiCl2·6H2O的用量比为2mmol:3mmo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20-180℃,反应时间为6-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20-150℃,反应时间为1-5h。
8.一种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包括钼酸锰纳米片和硫化镍纳米球,其以钼酸锰纳米片作为核,以硫化镍纳米球作为壳;所述钼酸锰纳米片原位生长在所述泡沫镍上;所述硫化镍纳米球负载在所述钼酸锰纳米片的表面。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钼酸锰/硫化镍核壳阵列结构电极材料直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11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