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冷板双管嘴铆接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1871.8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0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景凯;邵高攀;赵利伟;陈凯;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55/00;B07C5/08;B21C51/00;B21D37/10;B21D45/02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冷板 双管 铆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冷板双管嘴铆接机,包括两段式气液增压缸、C型底座、上模板、上压模组件、安全光栅、凹模、下模板、卸料气缸、冷板和冷板支撑架,C型底座的C型内框上下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于上模板和下模板连接,上模板上表面通过连接座与两段式气液增压缸连接,且两段式气液增压缸中的伸缩杆贯穿上模板与上压模组件中的浮动接头螺纹连接,上压模组件下端设有相对应的凹模,凹模通过下模板与卸料气缸连接,C型底座前侧设有相对应的冷板支撑架,冷板支撑架上设有冷板,且C型底座两侧设有安全光栅,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且使用安全方便灵活,铆接效果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人们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冷板双管嘴铆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铆接设备中的气缸多为直接用多个实体继电器进行控制,接线较为复杂,若想调节铆接参数或者出现问题时排查比较繁琐。
现有的多数铆接设备在铆接不同产品时,由于下凹模形状不可变,且可能出现待加工产品的相似度较高,因而无法实现不同产品型号的切换和防错,若操作人员出现失误放错零件,铆接完成后发现错误,将直接造成产品报废,造成浪费,同时生产效率也较低。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 103611826 A中公开有一种汽车风扇电机机盖铆合机的两段式气液增压铆合机构,其专利仅有气液增压缸、铆接模具、上顶板构成,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实现多品种产品的自由切换,同时不能有效实现防错;且没有安装安全光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且使用安全方便灵活的管嘴铆接机,可以实现铆接不同产品时的防错,且可以同时铆接两个管嘴,同时通过安全光栅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具有保障作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冷板双管嘴铆接机,包括两段式气液增压缸、C型底座、上模板、上压模组件、安全光栅、凹模、下模板、卸料气缸、冷板和冷板支撑架,C型底座的C型内框上下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于上模板和下模板连接,上模板上表面通过连接座与两段式气液增压缸连接,且两段式气液增压缸中的伸缩杆贯穿上模板与上压模组件中的浮动接头螺纹连接,上压模组件下端设有相对应的凹模,凹模通过下模板与卸料气缸连接,且凹模上设有与卸料气缸中活塞杆相对应的通孔,C型底座前侧设有相对应的冷板支撑架,冷板支撑架上设有冷板,且冷板上的铆接孔与凹模上的通孔相对应,且C型底座两侧设有安全光栅。
进一步的,两段式气液增压缸、C型底座、上模板、上压模组件、安全光栅、凹模、下模板和卸料气缸均为两组对称结构。
进一步的,上压模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上表面设有浮动接头,且连接板下表面设有相对应的预压卸料块,预压卸料块的中心位置设有梅花冲头,且连接板左右两端设有对称的光轴。
进一步的,光轴通过直线滚动轴承与上模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两组凹模外侧面均设有光纤对射传感器。
进一步的,两段式气液增压缸、安全光栅、卸料气缸和光纤对射传感器的均与外部PLC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新能源汽车电冷板双管嘴铆接机,具有以下好处:
1、本发明上设置C型底座,通过C型底座的C型内框的四面开口与传统的四根柱式支撑相比,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放置产品的大小切换和拿取产品时的可利用空间更加开阔,更加方便收放自如。
2、本发明上设置了安全光栅,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因操作人员失误而出现的人员伤亡情况,在自动化装置中大大提高了安全系统中的适用性。
3、本发明上设置了光纤对射传感器,通过光纤对射传感器检测不同规格的管嘴的长短从而发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进而实现防错,避免因操作人员出现失误放错零件而造成的产品报废,造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1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