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传输的手机后壳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3096.X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静;刘乐华;赵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动盈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33/12;C08K7/14;C08K7/06;C08K5/526;C08K3/34;C08K3/22;C08K3/28;C08K3/38;C08K7/08;C08K5/03;C08J7/04;B29D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真致博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0 | 代理人: | 苏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输 手机 生产工艺 | ||
1.一种基于5G传输的手机后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准备,准备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材料:ABS工程塑料颗粒100—20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50份、阻燃填料10—30份、亚磷酸三苯酯1—5份、玻璃纤维1—5份、碳纤维1—3份、云母1—3份、相容剂10—20份、阻燃剂10—20份、高分子树脂多功能润滑剂5—10份、抗静电剂1—5份和TPE原材料10—20份;
S2:制备工程塑料基体,向搅拌釜中加入100—200份ABS工程塑料颗粒和30—5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维持搅拌釜内温度25—35摄氏度搅拌40—60分钟,之后,继续向搅拌釜内均匀添加1—2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和1—5份的亚磷酸三苯酯,一边添加原料,一边搅拌,并维持3—5分钟,得到工程塑料基体;
S3:添加阻燃材料,向反应釜中添加物料A,接着同时向反应釜内加入10—30份阻燃填料、10—20份阻燃剂并升高反应釜内的温度至45—55摄氏度,并保温30—60分钟后取出,得到物料B;
S4:基体改性,准备高温反应釜,向高温反应釜中加入1—5份玻璃纤维、1—3份碳纤维和1—3份云母,升温高温反应釜至釜内温度达到800—1200摄氏度,反应60—120分钟后降温至50—55摄氏度,得到物料C,接着将物料B置于行星搅拌机中,向行星搅拌机中加入物料C,之后按成分质量份数准确称量30—5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亚磷酸三苯酯、10—20份相容剂、1—5份抗静电剂、5—10份高分子树脂多功能润滑剂,然后分别将其按先后顺序加入到行星搅拌机中,搅拌30—60分钟,得到预混物,再经过双螺杆挤出,得到改性工程塑料;
S5:倒模,将经过S4制备得到的改性工程塑料注入已经做好的手机后壳模具中,挤压成型,得到手机后壳半成品;
S6:制备减震层,将准备好的10—20份TPE原材料注入注塑机,经过注塑得到TPE材料,之后利用涂层机器将TPE材料涂覆至手机后壳外壁作为TPE减震层,并控制厚度0.2—0.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手机后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搅拌釜的搅拌速率为60r/min—90r/min,且搅拌釜内搅拌机构设置为顺时针转动30秒,如此循环后逆时针转动30秒,如此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手机后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阻燃填料为氧化铝、碳化硅、氮化铝、片层六方氮化硼或针状氧化锌晶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和三氧化二锑按照重量比例1:2均匀混合制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手机后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相容剂为ABS—g—MAH的复配混合物,抗静电剂选自胺的衍生物、季铵盐、硫酸酯、磷酸酯或聚乙二醇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手机后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挤压成型时的压强为300MPa—350MPa,所述手机后壳的厚度控制为2—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动盈先进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动盈先进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30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