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3526.8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5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华;曹元成;汤舜;张炜鑫;胡经伟;熊小翠;吴炼;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H01M10/0525;C08G18/48;C08G18/10;C08G18/50;C08K3/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戴宝松 |
地址: | 43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交联 聚氨酯 复合 聚合物 固态 电解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分子量≥2000的长链聚丙二醇和二异氰酸酯溶解于氯仿中,得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前体;
S2、将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分子量≤1500的短链聚丙二醇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聚醚硅烷偶联剂;
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聚醚硅烷偶联剂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反应,并进行离心处理得到纳米交联物;
S4、将步骤S1制得的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前体与步骤S3得到的所述纳米交联物溶解于氯仿中,端异氰酸酯基与所述纳米交联物的羟基反应得到交联聚氨酯复合物;
S5、将步骤S4得到的所述交联聚氨酯复合物过滤,加入锂盐混合均匀后,涂覆在模具上真空干燥成膜,得到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
其中,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4的反应皆在干燥氮气或氩气保护下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长链聚丙二醇和所述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2~2.3,以使制备的所述聚氨酯前体两端皆带有异氰酸酯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聚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6000、8000、10000、20000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短链聚丙二醇与所述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1~1.1,以使得到的所述聚醚硅烷偶联剂端基包含羟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链聚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400、500、600、800、1000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与所述聚醚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8~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直径8~12nm的多孔圆球状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纳米交联物和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前体的质量比为1:8~1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交联聚氨酯的复合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三氟甲基磺酸锂、磺亚胺锂、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六氟呷酸锂、四荆酸理、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鹏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35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的电阻型软体传感器制造方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钢片上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