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寻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5290.1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7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党娜;刘洋;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10/10;G06N3/08;G06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晓飞;汤在彦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寻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寻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通过ATM发送的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丢失人信息的寻人请求;将用户身份信息上传区块链审核;审核通过后将丢失人信息输入范围预测模型,输出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向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内的ATM下达发布丢失人信息的第一指令,供线索提供用户提供丢失人线索信息;重复执行如下步骤,直至寻到丢失人:每次接收到线索提供用户提供的丢失人线索信息时,根据丢失人线索信息对丢失人信息进行更新后输入范围预测模型,重新输出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向重新输出的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内的ATM下达发布更新的丢失人信息的第二指令,供线索提供用户提供丢失人线索信息,可以寻找丢失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寻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由于电子支付的盛行,导致用户对于现金的需求逐渐减少,因此导致银行ATM利用率逐渐降低,传统ATM通常仅有存取款功能,为适应发展,ATM应该增加更多功能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寻人方法,用以通过ATM寻找丢失人,提高ATM的利用率,改善用户体验,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ATM发送的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丢失人信息的寻人请求;
将用户身份信息上传至区块链进行审核,所述区块链中存有多个银行预先录入的银行用户身份信息;
审核通过后,将丢失人信息输入范围预测模型,输出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所述范围预测模型根据历史丢失人信息数据对GA-BP神经网络训练得到;
向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内的ATM下达发布丢失人信息的第一指令,以供线索提供用户提供丢失人线索信息;
寻到丢失人之前,重复执行如下步骤,直至寻到丢失人:
每次接收到线索提供用户提供的丢失人线索信息时,根据丢失人线索信息对丢失人信息进行更新,将更新的丢失人信息输入范围预测模型,重新输出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向重新输出的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内的ATM下达发布更新的丢失人信息的第二指令,以供线索提供用户提供丢失人线索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寻人方法,用以通过ATM寻找丢失人,提高ATM的利用率,改善用户体验,该方法包括:
ATM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丢失人信息;
ATM生成寻人请求,寻人请求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丢失人信息;
ATM发送寻人请求到银行后台;
ATM在处于银行后台根据寻人请求确定的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内时,根据银行后台下达的指令发布丢失人信息;在接收到线索提供用户输入的线索提供用户身份信息和丢失人线索信息后,将线索提供用户身份信息和丢失人线索信息发送到银行后台;
ATM在处于银行后台根据丢失人线索信息重新确定的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内时,根据银行后台下达的指令发布更新的丢失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寻人装置,用以通过ATM寻找丢失人,提高ATM的利用率,改善用户体验,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ATM发送的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丢失人信息的寻人请求;
审核模块,用于将用户身份信息上传至区块链进行审核,所述区块链中存有多个银行预先录入的银行用户身份信息;
预测模块,用于审核通过后,将丢失人信息输入范围预测模型,输出丢失人活动范围半径,所述范围预测模型根据历史丢失人信息数据对GA-BP神经网络训练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5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