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金属电池的改性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5702.1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3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现礼;赵嫚嫚;何建平;王涛;庄冬梅;盛雷;王璐;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62;H01M4/1395;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电池 改性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锂金属电池的改性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量取一定量的浓盐酸并加入一定量的二次水,将浓盐酸进行稀释;(2)将裁剪好的铜片置于稀释的盐酸中进行浸泡,然后依次用二次水和乙醇对浸泡后的铜片进行反复冲洗,冲洗后将铜片干燥;(3)将步骤(2)中得到的铜片在空气中,升温速率为1-5℃/min升至200-300℃保温1-2h;(4)将步骤(3)中得到的氧化后的铜片在氨气气氛中,升温速率为1-5℃/min升至300℃保温1-3h;得到表面含有氮化亚铜和多孔纳米球形结构的改性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金属电池的改性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稀释后盐酸的体积分数为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金属电池的改性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铜片厚度为9 um,所述铜片为单面抛光或双面抛光铜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锂金属电池的改性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铜片在稀释的盐酸中浸泡时间为30 s-5 min。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用于锂金属电池的改性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为表面含有氮化亚铜和多孔纳米球形结构的改性铜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锂金属电池的改性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的厚度为5-20 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57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