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矿库尾砂排放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6081.9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8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峰;徐政;栗德星;张伟;任媛;陈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0 | 分类号: | B03B9/00;B03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71001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2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库尾砂 排放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矿库尾砂排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所述抽砂泵两端连接有连接管,并将抽砂泵一端的连接管埋入尾矿库湿尾砂内部;第二步:所述抽砂泵另一端的连接管底部设置有振动机,抽砂泵通过两端的连接管尾矿库中的湿尾砂运输到振动机上,然后振动机将湿尾砂中的水和泥土筛分出来。该尾矿库尾砂排放工艺,抽砂泵通过连接管将湿尾砂转运到振动机上,振动机通过振动筛选就能将原料湿尾砂中所掺杂的水分和泥土进行筛选,将振动机处理后的湿尾砂通过输送机转运至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将尾砂中水进行二次分离,将二次处理后的尾砂再经过筛选机根据其尺寸进行分离,从而得到两类尺寸不同的尾砂,最终将两类尾砂分别放入对应的浓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尾矿库尾砂排放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矿山尾砂处理方式分为两类,一种是采用地面尾矿库堆存,将选矿厂产生的尾砂经浓密或压滤后输送至尾矿库堆存,尾砂堆存分为干堆或湿堆两种方式;另一种是用于井下采空区充填,将浓缩后的选厂尾砂直接或与胶凝材料混合搅拌形成的充填料浆输送至井下回填采空区,充填料浆输送方式有自流或泵送两种。
如公开号CN201610006881.7的一种尾砂分级分区高浓度排放系统及排放方法,实现全尾砂分级分区多点排放,解决了高浓度尾砂无法实现自然分级的缺陷,粗粒级尾砂构筑渗透性良好的子坝,降低了尾矿库浸润线位置,坝体稳定性高。
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湿尾砂在整体的处理过程中未对当中的杂志进行剔除,且处理工艺中对尾砂中的水分处理不够彻底,综上两点会影响最终的尾砂浆浓度,进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矿库尾砂排放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湿尾砂在整体的处理过程中未对当中的杂志进行剔除,且处理工艺中对尾砂中的水分处理不够彻底,综上两点会影响最终的尾砂浆浓度,进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矿库尾砂排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所述抽砂泵两端连接有连接管,并将抽砂泵一端的连接管埋入尾矿库湿尾砂内部,并通过抽砂泵和连接管对湿尾砂进行转运,从而完成一级处理;
S20:所述抽砂泵另一端的连接管底部设置有振动机,抽砂泵通过两端的连接管尾矿库中的湿尾砂运输到振动机上,然后振动机将湿尾砂中的水和泥土筛分出来;
S30:所述振动机下级设置有输送机,且输送机将振动机处理后的尾砂进行二次转运,从而完成二级处理;
S40:所述输送机下级设置有水力旋流器,将输送机运输来的尾砂水力旋流器内,通过水力旋流器将尾砂中水进行二次分离;
S50:所述水力旋流器下级设置有筛选机,将水力旋流器处理后的干尾砂加入筛选机内部,启动筛选机对不同规格的干尾砂进行筛选;
S60:所述筛选机下级设置有浓密机,通过筛选机分选出来的按照尺寸标准放入不同的浓密机内进行最后浓缩洗涤,进而完成三级处理。
优选的,所述抽砂泵通过连接管将排砂口设置在振动机的上端,且连接管与尾矿库湿尾砂对接处设置有防止堵塞的保护罩,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是连接管与尾砂对接处减少堵塞。
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抽砂泵和输送机之间为一键式启动结构,且振动机和输送机以及振动机和水力旋流器之间的尾砂传递需要人为外力辅助,从而完成振动机、输送机和水力旋流器之间的尾砂传递,这样当抽砂泵通过连接管将湿尾砂转运至振动机上后,振动机会同时对湿尾砂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60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产品
- 下一篇:一种异质衬底薄膜转移对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