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控温有机废弃物生物干化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6330.4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季;张利萍;魏雨泉;詹亚斌;刘勇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B01J19/18;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有机 废弃物 生物 反应器 | ||
1.一种保温控温有机废弃物生物干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密闭仓、鼓风机(1)、通气管(2)、储热介质循环系统和太阳能发电加热系统;
所述双层密闭仓包括仓体(3)、盖于仓体(3)顶部的盖体(4)、设于仓体(3)内用于放置物料的透气板(5)以及物料搅拌机构(6),所述仓体(3)包括内外密闭间隔套设的内仓(301)和外仓(302),且外仓(302)为透光材质;
所述储热介质循环系统包括储热箱(701)、进口管(702)、循环泵(703)、出口管(704)以及并联连通的介质流动管一(705)和介质流动管二(706),所述介质流动管一(705)螺旋缠绕于内仓(301)外壁面,所述介质流动管二(706)螺旋缠绕在外仓(302)内壁面,所述介质流动管一(705)和介质流动管二(706)的两端分别与进口管(702)、出口管(704)通过三通阀实现连通和切换,实现吸热和放热的切换;
所述通气管(2)一端连接鼓风机(1),另一端穿过储热箱(701)并延伸至透气板(5)进行曝气;
所述太阳能发电加热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801)、蓄电池(802)和电热带,所述太阳能电池板(801)和电热带均与蓄电池(802)连接,所述电热带布置于内仓(301)内壁,所述太阳能电池板(801)吸收太阳能为蓄电池(802)充电,蓄电池(802)为电热带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控温有机废弃物生物干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3)内部置有温度/氧气传感器,由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获取数据,监测堆体温度和氧气浓度,同时根据获得的数据调控加热和曝气/抽气模式,当堆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蓄电池(802)开始工作,控制系统进行加热模式;当堆体温度高于设定值或氧浓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增强曝气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控温有机废弃物生物干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流动管一(705)为紫铜导热管,所述介质流动管二(706)为集热真空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控温有机废弃物生物干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流动管一(705)和介质流动管二(706)以斜角20°螺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控温有机废弃物生物干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介质循环系统中的储热介质为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控温有机废弃物生物干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3)和盖体(4)均设有保温层,保温材料选用聚苯乙烯或泡沫石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控温有机废弃物生物干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与仓体(3)密封连接,为圆锥或者圆台结构,内侧底边设有集水槽(401),通过集水槽(401)收集冷凝水并排出仓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控温有机废弃物生物干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中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仓体(3)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控温有机废弃物生物干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801)通过角度旋转支架(803)设于盖体(4)顶部,自动识别太阳位置并调整至最佳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63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