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9162.4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智程洋;智程程;智程琳;智广询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绿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2/06;C04B18/16;C04B18/02;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宁政 |
地址: | 47131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管混凝土收缩开裂甚至脱空的技术问题,每立方米所述混凝土中含有以下质量的原材料:硅酸盐水泥550‑580kg,粉煤灰40‑45kg,硅灰45‑50kg,碎石950‑980kg,砂700‑720kg,复合内养护剂38‑45kg,复合膨胀剂15‑22kg,聚羧酸系减水剂5‑6kg,水155‑165kg,所述复合内养护剂为红色透水砖颗粒和页岩陶粒的混合物,所述复合膨胀剂为氧化镁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钢管混凝土具有抗裂等级高、收缩率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钢管混凝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且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能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其具有承载力高、良好的塑性和韧性、经济效益显著等优势。钢管混凝土由于其结构的优越性,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中,特别是大跨度(拱桥、斜拉桥等)桥梁工程中。
由于核心混凝土多为高强混凝土,水胶比低,诸如粒化高炉矿渣、硅灰、粉煤灰等活性矿物掺合料的广泛应用,其二次水化反应进一步加大了混凝土的内部水分消耗,使得混凝土在硬化后期由于水分缺失严重影响内部水化反应,钢管混凝土由于水分缺失引起自干燥收缩问题,混凝土硬化后受到外部钢管的约束,若收缩较大会产生脱空,混凝土与钢管分离形成应力集中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桥梁的服役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混凝土。每立方米所述混凝土中含有以下质量的原材料:
所述复合内养护剂为红色透水砖颗粒和页岩陶粒的混合物;所述复合膨胀剂为氧化镁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进一步,每立方米所述混凝土中含有以下质量的原材料:
更进一步,每立方米所述混凝土中含有以下质量的原材料:
进一步,所述复合内养护剂和所述复合膨胀剂的质量比为2:1。
进一步,所述红色透水砖颗粒与所述页岩陶粒的质量比为4:1。
进一步,所述红色透水砖颗粒粒径为10-15mm。所述页岩陶粒的粒径为5-10mm。红色透水砖颗粒和页岩陶粒粒径级别不同,5-10mm页岩陶粒比10-15mm红色透水砖颗粒释放水分速度较快,两者相互配合,使得缓释作用能持续较长时间,内养护作用更好。
进一步,所述氧化镁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1.5:1。
进一步,所述碎石由10-15mm和5-10mm两级配碎石按质量比2:1混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砂由中砂和细砂两级配砂按质量比3:1混合而成,细度模数为2.6-3.4。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以上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碎石、砂、复合内养护剂按比例投入搅拌机锅体内,干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灰、复合膨胀剂、减水剂,继续干拌混合均匀;
(2)向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所述钢管混凝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绿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绿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9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