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部可调的组合钢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9773.9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戴良军;钱申春;程涛;彭申凯;崔林钊;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新基建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1D21/00;E02D5/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维则柔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52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可调 组合 围堰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种底部可调的组合钢围堰结构,它包括上围堰、下围堰、隔水板以及多组依次紧密相接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中间焊接有长螺栓,长螺栓上穿过上围堰和隔水板,下方贯穿下围堰,通过长螺栓的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实现钢板桩的上下滑动。本发明采用上围堰、下围堰、钢板桩的相互连接,充分利用钢板桩围堰间可相对滑动来调整上部钢围堰的偏移,以及围堰与河床岩面间的缝隙,有效避免钢围堰纠偏困难、封底混凝土扩散等技术难题,同时施工完成后无需水下切割钢围堰,大幅降低了施工风险及难度,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部可调的组合钢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钢围堰在深水桥梁工程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应用于深水陡峭且无覆盖层岩面时,由于围堰底部与岩面存在较大空隙而造成封底混凝土无法很好浇筑、围堰的整体姿态不好调整、围堰上部结构回收困难等技术难题,使得桥梁基础工程的施工难度加大,施工成本增加,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提供一种通过调整缝隙间距实现围堰底部与岩面接触良好、钢围堰姿态可调整、围堰上部结构回收方便的一种底部可调的组合钢围堰结构的施工工艺,来解决传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降低施工难度,保证封底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底部可调的组合钢围堰结构,它包括上围堰、下围堰、隔水板以及多组依次紧密相接的钢板桩,所述钢板桩中间焊接有长螺栓,长螺栓上穿过上围堰和隔水板,下方贯穿下围堰,通过长螺栓的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实现钢板桩的上下滑动;
所述上围堰下部设置有下钢板,下钢板两侧有下凸起,下钢板外侧中心位置自上而下的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为上部孔径小,且在中间部位突变后,下部孔径大;一组套装螺母内嵌螺纹连接于长螺栓,且两者螺纹匹配;套装螺母螺纹上部套装于通孔上孔,套装螺母下端有一环状凸起,环状凸起套装于通孔下孔;套装螺母可以在通孔中自由转动;
所述下围堰上部设置有上钢板,上钢板中部为一上凸起,上凸起外侧中部设置有一贯穿孔;下围堰的上凸起与上围堰的下凸起相对应;
所述隔水板设置在上围堰与下围堰之间,其中部外侧带有小孔,隔水板的大小与下底板的下表面大小及形状一致;
所述长螺栓自上到下依次穿过套装螺母、通孔、小孔、贯穿孔后并可在孔的垂直方向上自由移动,长螺栓下方与钢板桩中间位置焊接;
所述长螺栓上焊接有细支撑,细支撑与长螺栓垂直,细支撑水平面上中部垂直焊接有横撑,横撑两端与钢板桩焊接;细支撑另一端设有滑头,下围堰内侧焊接有一定长度的滑道,滑头嵌入滑道中;
所述套装螺母、通孔、小孔以及贯穿孔的中心均位于长螺栓的中心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钢板两侧分别有一个向外的上侧耳,上侧耳中设置有一上通孔;所述上钢板外侧设置有两个下侧耳,下侧耳中设置有下通孔,并与两个上侧耳的中心重合,大小一致,上下侧耳通过小螺栓及下部螺母固定。
再进一步的,所述上围堰上部设置有型钢,型钢外部设置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心位于长螺栓中心线上;当需要转到套装螺母时,将通长十字架省力套筒扳手传过定位孔后插入套装螺母中,通过转动上部的十字架省力套筒扳来实现套装螺母的转动。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底部可调的组合钢围堰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上围堰下部焊接有一定厚度的下钢板,下钢板两侧设置有两个下凸起,下钢板外侧自上而下的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为上部孔径小,且在中间部位突变后,下部孔径大;
步骤2:在下围堰上部焊接有一定厚度的上钢板,上钢板中部设置有一上凸起,上凸起外侧中部设置有一贯穿孔;下围堰的上凸起正好于上围堰的下凸起对应;下围堰内侧焊接有一定长度的滑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新基建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新基建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9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