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射式双向泵浦的光纤SERF原子磁力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29826.7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1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欧中华;张洋;何孟阳;任博康;岳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032 | 分类号: | G01R33/0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反射 双向 光纤 serf 原子 磁力 装置 | ||
1.一种基于反射式双向泵浦的光纤SERF原子磁力仪装置,包括光源、传感模块和调制、解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包括加热光源(1)、泵浦探测光源(2)、偏振控制器(3);所述的传感模块包括环形器(4)、磁场线圈(5)、第一光纤准直器(6)、碱金属原子气室(7)、反射镜(8)、第二光纤准直器(9);所述的调制、解调模块包括光电二极管(10)、跨阻放大器(11)、锁相放大器(12);
所述加热光源(1)与第二 光纤准直器(9)相连,所述泵浦探测光源(2)与偏振控制器(3)相连,偏振控制器(3)输出端与环形器(4)一端口相连,环形器(4)二端口与第一光纤准直器(6)相连,环形器(4)三端口与光电二极管(10)相连;所述锁相放大器(12)参考输出端与磁场线圈(5)相连,跨阻放大器(11)输入端与光电二极管(10)输出端相连,跨阻放大器(11)输出与锁相放大器(12)相连;
第一光纤准直器(6)远离环形器(4)的一端依次设置碱金属原子气室(7)和反射镜(8),碱金属原子气室(7)的顶部设置第二光纤准直器(9),且第二光纤准直器(9)的出射光与第一光纤准直器(6)的出射光相互垂直;
所述传感模块中,泵浦探测光源(2)的泵浦光功率将随着碱金属原子气室(7)中的传播距离增加而衰减,从而导致泵浦率下降;
定义泵浦光入射时与碱金属原子气室(7)的交点为原点O,泵浦光传播方向为x轴正方向,则泵浦率Rp1与碱金属原子气室(7)内的空间横坐标x的关系为公式一:
其中,lambertw()为朗博W函数,Rr为弛豫率,Rp0为入射时还未衰减的泵浦率;
泵浦光到达反射镜(8)后,将全部被反射并再次进入碱金属原子气室(7),形成双向泵浦,第二次泵浦率Rp2与碱金属原子气室(7)内的空间横坐标x的关系为公式二:
其中xM为第一次泵浦光从原子气室出射的点的横坐标,即表示原子气室沿光传播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经双向泵浦后,碱金属原子气室(7)内的总泵浦率Rp为两次泵浦率之和,即公式三:
Rp=Rp1+Rp2
在公式三中,Rp1随x增加单调递减,故会造成碱金属原子气室内泵浦率的不均匀性,而Rp2随x增加单调递增,可对第一项的不均匀性进行补偿,从而得到更加均匀的泵浦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射式双向泵浦的光纤SERF原子磁力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探测光源(2)的泵浦光穿过碱金属原子气室(7)后垂直入射在反射镜(8)上,经反射后的泵浦光再次穿过碱金属原子气室(7),通过第一光纤准直器(6)上的自聚焦透镜后再次耦合进入光纤,输出到磁屏蔽桶外部,构成无源传感头结构;
光信号在磁屏蔽桶外部经过环形器(4)输出到调制、解调模块,在调制、解调模块中进行光电转换以及数据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射式双向泵浦的光纤SERF原子磁力仪装置,其特征在于,碱金属原子气室(7)中原子极化率P为公式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射式双向泵浦的光纤SERF原子磁力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探测光源(2)的中心波长为795nm、894nm或770nm,分别对应铷原子、铯原子、钾原子的D1线,且其输出激光为线偏振光;
所述环形器(4)、第一光纤准直器(6)、光电二极管(10)的工作波长与泵浦探测光源(2)的中心波长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射式双向泵浦的光纤SERF原子磁力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光源(1)的输出功率在150mw以上,其功率需保证能加热气室使气室中碱金属原子能从固态变为气态;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9)的工作波长与加热光源(1)的中心波长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98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