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腔内镜下的紧线打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0191.2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曾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腔内镜下 打结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手术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单腔内镜下的紧线打结装置,包括抓握件、提拉件、拉杆以及撑开组件,提拉件与抓握件通过第一转轴相互铰接,提拉件的一端为操作端,另一端为摆动端,摆动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撑开组件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拉杆拉动撑开组件,使其撑开,可将两条交叉的缝线拉紧,然后转动抓握件,使撑开组件以及缝线旋转90度以上,在保持缝线和破口软组织的张力下,即可完成压线操作避免线结松动。可见,本发明的紧线打结装置,具有拉紧缝线和压线的打结功能,不让缝线发生松动而使破口保持闭合的张力,有利于破裂口的愈合,可有效防止椎间盘再突出和复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腔内镜下的紧线打结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破裂后髓核组织经破口疝出压迫神经引起腰腿痛。随着单腔脊柱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神经根损害腰突患者的技术不断发展,相对开放手术其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使广大患者受益。该微创手术通过腰椎椎板间或椎间孔入路,置入内径3.8~7.0mm圆筒形操作通道的单腔脊柱内镜到达神经旁边的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摄像视频监视下摘除突出髓核,解除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但是椎间盘破裂口依然存在,目前常常需要缝合破裂口,术后椎间盘内残余和继续退变的髓核就不容易再次突出导致腰腿痛再发(俗称复发)。
但是在脊柱单腔内镜很狭小的通道内缝合椎间盘后,由于现有的打结器不能将缝线拉紧,导致缝线无张力而形成松结,会影响椎间盘破口愈合,甚至也可能出现术后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所以需要发明一种单腔内镜下的紧线打结器,能够在单腔脊柱内镜狭小的通道内容易地实施紧线和压线的缝线打结操作,不让缝线发生松动而使破口保持闭合的张力,有利于破裂口的愈合,可有效防止椎间盘再突出和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腔内镜下的紧线打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打结器械无法实现缝线的拉紧和压线操作,导致线结松动,不利于椎间盘破口愈合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腔内镜下的紧线打结装置,包括抓握件、提拉件、拉杆以及撑开组件,所述提拉件与所述抓握件通过第一转轴相互铰接,所述提拉件的一端为操作端,另一端为摆动端,所述摆动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撑开组件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所述拉杆向下运动时,拉动所述撑开组件撑开,所述拉杆向上运动时,拉动所述撑开组件收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撑开组件包括第一撑开件以及第二撑开件,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形成一夹角,所述第一支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撑开件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撑开件铰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撑开件以及第二撑开件均包括连接部以及撑开部,所述第一撑开件以及第二撑开件的连接部相互铰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撑开件的撑开部上开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第一穿线洞,所述第二撑开件的撑开部上开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第二穿线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撑开件的撑开部的底端以及第二撑开件的撑开部的底端均具有用于卡置缝线的缺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紧线打结装置还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一端与所述抓握件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导向筒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摆动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相互铰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未经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0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