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盘类零件整体热加工校形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1611.9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7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宜;王国强;徐亮;刘明兰;王文慧;叶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63;C21D1/773;B21D3/0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金星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整体 热加工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类零件整体热加工校形工装,包括盘类零件、螺栓、垫片、压体、螺母;所述盘类零件设于压体上,并通过螺栓、垫片、螺母对其进行压紧校形;其中压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道油槽,另一侧面上设有锥面。本申请能有效控制盘类零件的热处理变形,并在热处理的回火过程中同步热校形,解决零件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受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作用,会发生较大的变形的问题,使零件的变形控制在精机加预留磨量的范围内,从而保证了其热处理的加工质量,为工厂创造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盘类零件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类零件整体热加工校形工装。
背景技术
公司的大功率变速器产品中的离合器内毂,为盘类零件,该零件平均壁厚5mm,外圆直径202mm,存在一内筒齿结构,设计要求热处理35~40HRC。由于该硬度难以机加,故在热处理前零件为精机加状态,仅预留磨量。零件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受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作用,会发生较大的变形,且存在开孔空间,变形更难以控制。目前采用手工校形的方法进行校形,存在校形力加载方式不合理、加载力难以控制、零件变形情况复杂等诸多问题,经常导致零件校形失败,变形严重,甚至零件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类零件整体热加工校形工装,有效地解决了某盘类零件热处理后的变形问题,保证了其热处理的加工质量,为工厂创造了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盘类零件整体热加工校形工装,包括盘类零件、螺栓、垫片、压体、螺母;所述盘类零件设于压体上,并通过螺栓、垫片、螺母对其进行压紧校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压体呈环状结构,压体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供螺栓穿过的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压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道油槽,另一侧面上设有锥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油槽设有12道,油槽的宽度8mm,高度1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垫片设有至少两个,分别套设在螺栓两端。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通过零件在压体上紧密连接,保证了淬火过程中零件变形受到了螺栓紧固件的约束从而大为减小,同时,由于在压体上设计了12道8mm×10mm的过油槽,保证了零件在淬火过程中,淬火介质可以充分的流动、冷却,从而保证了零件被充分淬硬。此外,在回火过程中,将零件压紧在压体的锥面上,并通过多次紧固螺栓,压紧零件,通过回火热,零件在高温时强度会有所降低,便于压紧在反向锥面上,进一步对零件施以热校平,当零件与工装的螺栓解除后,零件的变形被工装的反向变形校形抵消了绝大部分,进一步的保证了零件的变形在可控范围内。
本申请能有效控制盘类零件的热处理变形,并在热处理的回火过程中同步热校形,解决零件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受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作用,会发生较大的变形的问题,使零件的变形控制在精机加预留磨量的范围内,从而保证了其热处理的加工质量,为工厂创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盘类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