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1818.6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钟镇业;童童;廖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04;H02K9/06;H02K5/04;H02K5/18;H02K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徐静超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电机采用盲孔电机端盖散热不好,轴承孔内部会形成密闭空间造成拆卸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电机外壳,其后端设有一开口;后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外壳后端并将所述电机外壳后端开口封堵,所述后端盖朝向所述电机外壳一侧设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底部设有沿所述电机外壳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侧壁设有与所述电机外壳内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孔;电机轴,其一端穿过所述电机外壳并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孔,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轴承孔一侧的内部设有导流腔。本发明在所述凹槽内设置通气孔,可解决轴承安装时轴承室内外气压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导流叶片可解决轴承散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电动机端盖是支撑电机转子旋转的装置,转子轴承安装在端盖轴承孔内,前端盖24与电机外壳10的前端固定连接,后端盖20与电机外壳10的后端固定连接,传统电机的前端盖24的轴承孔和后端盖20的轴承孔均为非密封结构,前端盖24一侧为轴伸端,后端盖20一侧装有风叶用于给电机散热。但是有些特殊的应用场合,为提高电机防水防尘等级,后端盖轴承孔为盲孔结构,电机后端盖一侧不再加装散热风叶。常见盲孔后端盖如图2所示,当电机后端盖轴承孔为盲孔结构时,尾端无法加装散热风叶,尾部轴承温度无法有效散出,影响轴承寿命及电机可靠性;且轴承装入轴承孔时,轴承孔内部会形成密闭空间,内外气压不同会导致轴承安装拆卸困难,容易损坏轴承,造成电机振动噪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用以解决现有的电机采用盲孔电机端盖散热不好,轴承孔内部会形成密闭空间造成拆卸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的目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其后端设有一开口;后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外壳后端并将所述电机外壳后端开口封堵,所述后端盖朝向所述电机外壳一侧设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底部设有沿所述电机外壳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侧壁设有与所述电机外壳内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孔;电机轴,其一端穿过所述电机外壳并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孔,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轴承孔一侧的内部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贯通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轴承孔的端面并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导流腔设有连通所述电机外壳内部空间的排气孔,所述导流腔内设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用于所述电机运行时将所述凹槽内的空气从所述排气孔排出;所述通气孔和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轴承轴向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导流叶片为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轴线与所述电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后端盖朝向所述电机外壳一侧设有沿所述电机轴轴向延伸的凸台,所述轴承孔形成于所述凸台上,所述凸台的外周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筋。
进一步,所述凹槽为圆形,所述凹槽直径大于所述电机轴伸入到所述轴承孔一段的直径,且所述凹槽与所述电机轴同心设置。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深度为h,所述轴承的内径为C1,所述凹槽的直径为C3,h、C1和C3满足:1.5B<h,C3>1.2C1,其中,B为所述轴承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轴承的宽度为B,所述电机轴上轴承所在的轴段长度为L,L与B满足:
1.5B<L<2B。
进一步,所述通气孔直径为C4,C4满足:3mm<C4≤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1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