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的近距离混合跟随定位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2976.3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9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李岳坤;姜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G01S5/22;G06N3/046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鲁保良;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近距离 混合 跟随 定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机器人的近距离混合跟随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跟随者端模块和被跟踪目标端模块,所述被跟踪目标端模块包括电源电路A、无线通信模块A、超声波发射器和处理器A,所述电源电路A、无线通信模块A、超声波发射器和处理器A均安装在被跟踪目标端,所述电源电路A、无线通信模块A和超声波发射器分别与处理器A连接;所述跟随者端模块包括电源电路B、无线通信模块B、超声波接收阵列和处理器B,所述电源电路B、无线通信模块B、超声波接收阵列和处理器B均安装在跟随者端,所述电源电路B、无线通信模块B和超声波接收阵列分别与处理器B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A与无线通信模块B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所述超声波接收阵列包括n个超声波接收器,n≥2;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A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中包含被跟踪目标端模块的状态以及电池状态信息;所述的被跟踪目标端模块的状态包括被跟踪目标端的时间、速度和方向;
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在无线通信模块A接收到脉冲触发信号后发出频率为fk的超声波脉冲;
频率fk在超声波发射器自振频率f0的附近,且满足fk=f0+k·Δf,其中,k为整数,不同的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所发出的超声脉冲频率k值不同,Δf为通过带通滤波器进行区分相邻频率的脉冲频率间隔;
超声波发射器每次发出频率为fk的超声波脉冲持续时间为tk,tk大于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的起振时间t10的2倍;
所述跟随者端的无线通信模块B接收被跟踪目标端的无线通信模块A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所述跟随者端的无线通信模块B向被跟踪目标端的无线通信模块A发送的无线电信号包括:脉冲触发信号和状态查询信号;
所述跟随者端的无线通信模块B向被跟踪目标端的无线通信模块A发送脉冲触发信号的同时,处理器B对所有超声波接收器进行采样,采样频率为fs,fs≥2×fk,采样时间为Tk,Tk≥2×tk,以确保在所述跟随者和被跟踪目标距离范围内接收到被跟踪目标发出的超声波脉冲;
所述跟随者端固定的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在采样持续时间Δt1ki后接收到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所发出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所采样得到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持续时间为Stki,则对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来说有:tk≤Stki,且Δt1ki+Stki≤Tk;i≤n,对采样得到的Stki时间内的超声波脉冲信号进行以fk为中心频率、Δf为通带宽带的带通滤波,滤除接收到的附近其他被跟踪目标所发出的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脉冲信号;
以fk为中心频率、Δf为通带宽带的带通滤波在中心频率fk造成的时间滞后为δtk,以采集电压阈值vt作为判断条件,则对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来说,若大于采集电压阈值vt时刻为Δt2ki,则Δt1ki≤Δt2ki,且Δt2ki-δtk为所述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所发出的超声波脉冲在传输介质中飞行的时间;
对Stki时间内采样得到的超声波脉冲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即FFT分析,记录在频率fk处的幅值为Atki;
对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和跟随者端固定的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建立如下频率为fk的超声波脉冲信号强度指示模型即RSSI模型Ri(di,θi)如下:
Ai=Ri(di,αi,βi) (1)
式中,Ai为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的幅值,di为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与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之间的距离,αi和βi分别为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与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朝向的水平方向夹角和垂直方向夹角;
对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与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朝向的水平方向夹角αi和垂直方向夹角βi以及第j个超声波接收器与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朝向的水平方向夹角αj和垂直方向夹角βj,满足下式:
式中,Δαij和Δβij为常数;
对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和跟随者端固定的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被跟踪目标和跟随者在恒定直线上运动且超声波发射器与超声波接收器正相对时,频率为fk的超声波脉冲信号的RSSI模型Ri(x,αi,βi)有如下形式:
式中,ai、bi、ci为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RSSI模型参数,并由离线实验数据拟合而得;
对频率为fk的超声波脉冲信号RSSI模型,求解以下方程组获得已知测量超声波脉冲信号幅值时超声波发射器与超声波接收器之间的距离di、夹角αi、夹角βi,即:
对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和跟随者端固定的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基于超声波脉冲信号RSSI模型的测量结果di和飞行时间tofi,通过选取神经网络NNi和相应的离线训练数据,建立以下频率为fk的超声波脉冲信号与距离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
式中,ri为经神经网络融合后的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和跟随者端固定的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通过跟随者端固定的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在第k次测量所得到的RSSI模型距离dki和飞行时间Δt2ki,求得跟随者与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第k次测量的融合距离,即:
rik=NNi(dki,Δt2ki) (6)
对被跟踪目标端超声波发射器和跟随者端固定的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被跟踪目标和跟随者在恒定直线上运动且超声波发射器与超声波接收器正相对时,则直接通过式(6)求得超声波发射器与超声波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跟随者端固定的超声波接收器个数为2时,若被跟踪目标的超声波发射器与跟随者的两个超声波接收器安装在同一平面上且均在该平面上运动时,则在该平面上以跟随者端的超声波接收器为基准建立二维坐标系,通过求解式(7)方程组给出被跟踪目标的位置坐标(x,y):
式中,(x1,y1)为所述跟随者端第1个超声波接收器的位置坐标,(x2,y2)为跟随者端第2个超声波接收器的位置坐标;
跟随者端固定的超声波接收器个数超过2时,即n≥3,则以跟随者端的超声波接收器为基准建立空间三维坐标系,通过求解式(8)方程组给出被跟踪目标的位置坐标(x,y,z)
式中,(xi,yi,zi)为所述跟随者端第i个超声波接收器在空间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i=1,…,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29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机器人轴孔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茉莉花白叶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