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茉莉花白叶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3001.2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镇;尹娟;段兆翔;陈佳豪;崔建旭;冀玉坤;尹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江苏茅山茶海有限公司;常州市现代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4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马晓敏 |
地址: | 21325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茉莉 花白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茉莉花白叶茶的加工方法,①摊放:采取新鲜白叶茶为原料,摊放;②杀青:对白叶茶蒸汽杀青,热风脱水;③干燥:对脱水后的白叶茶分两次烘干,得到含水率≤7%的茶胚;④鲜花处理:采摘带青蒂的茉莉花蕾,堆放至花蕾开放率≥85%,得到新鲜茉莉花;⑤一次窨制:按一层茉莉花一层茶胚堆放,窨制,堆温超过48℃时进行通花处理;⑥理条塑形:将窨制后的茶胚塑形,待茶叶整齐、细紧、干燥度达9成干时出锅;⑦二次窨制:将塑形后的茶叶放置一段时间,按一层茉莉花一层茶叶堆放,窨制,重复理条塑形工艺,得到茉莉花白叶茶。本发明加工的茉莉花茶,品质优异,外形条索、色泽,内质汤色、滋味、香气、鲜灵度等关键指标均优于传统茉莉花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茉莉花白叶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茉莉花茶又称茉莉香片,属于花茶,茶胚为绿茶,成品将茉莉花去除,亦属于绿茶再加工的一种,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中国是茉莉花茶的起源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茉莉花茶的制作(又称窨制)主要是利用鲜花吐香和茶叶吸香的原理,将鲜花和茶叶混合,中间经通花、起花、烘干、再窨等多个重复环节加工而成。传统制作工艺大致包括茶胚处理、鲜花养护、拼和窨花、通花、起花、干燥、提花等工序,茶叶与茉莉鲜花的拼和通常需要4至6轮次的窨制,即通常所说的4窨或6窨。茶叶与鲜花窨制过程中反复吸水而需多次干燥,这个过程相当于一个闷黄的过程,因此在与绿茶窨制的过程中,绿茶色泽变黄,条形也因吸水变松,品质下降。多次的操作,使得茶叶产生破碎,影响外观,得率降低。
茉莉花茶的品质与茶叶原料、鲜花质量和窨制技术密切相关,中国虽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和生产大国,并在茉莉花茶加工领域积累了30多项专利技术而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但技术多集中于利用现有中低端的茶叶原料进行窨制加工,甚至是利用陈旧绿茶原料进行加工。因此,无论在窨制环节怎么改进技术,造成现有的茉莉花茶品质依然不高,外形粗糙、口感苦涩,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饮用茉莉花茶原因之一,使得目前茉莉花茶销售区域仅仅局限于北方地区,更是不被年轻消费者接受。
传统的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只在现有茶叶原料的基础上进行茶与花的窨制,工艺繁琐费工,所制茉莉花茶品质不高,局限于低端市场,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端茉莉花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茉莉花茶品质不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高品质茉莉花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工艺所加工出的茉莉花茶,其品质优异,外形条索、色泽,内质汤色、滋味、香气、鲜灵度等关键指标均优于传统茉莉花茶。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茉莉花白叶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茶叶初制:
(1)摊放:采取新鲜白叶茶一号鲜叶为原料,然后自然摊放;
(2)杀青:对白叶茶一号进行蒸汽杀青,然后进行热风脱水;
(3)干燥:对热风脱水后的白叶茶一号分两次进行烘干,得到含水率≤7%的茶胚;
二、茶花窨制:
(1)鲜花处理:采摘带青蒂的茉莉花蕾,然后堆放至花蕾的开放率≥85%,剔除花蕾,得到新鲜茉莉花;
(2)一次窨制:按一层茉莉花一层茶胚进行堆放,窨制,当堆温超过48℃时进行通花处理;
(3)理条塑形:将一次窨制后的茶胚在理条机中进行塑形作业,待茶叶整齐、细紧、干燥度达9成干时出锅;
(4)二次窨制:将塑形后的茶叶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按一层茉莉花一层茶叶进行堆放,窨制,继续重复上述理条塑形工艺,得到茉莉花白叶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江苏茅山茶海有限公司;常州市现代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未经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江苏茅山茶海有限公司;常州市现代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