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编码防干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3705.X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平;史奔;樊大帅;白代兵;李东松;王耀飞;王鹏博;李飞艳;史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8 | 分类号: | H04L2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军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编码 干扰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一种通信编码防干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信编码防干扰方法包括:接收原始脉冲编码信号;根据预设的防抖时间参数对原始脉冲编码信号进行除抖,并输出第一缓冲寄存脉冲信号;对第一缓冲寄存脉冲信号中的脉冲编码进行占空比检测;确认脉冲编码对应的实际占空比和预设的理论占空比之间的差值状态;根据脉冲编码对应的差值状态,对脉冲编码进行脉冲校正。本发明可以消除窄脉冲的干扰,对原始脉冲编码信号进行校正,得到占空比满足编码规则需求的数据,有效的解决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环境因素带来的干扰问题和信号质量下降问题,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应用性;同时,提高了硬件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了硬件频繁更换造成的成本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编码防干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串行通信中,例如基于光模块的串行编码通信中,信号在发送端到接收端由于存在各种复杂的环境因素,会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与发送端的期望数据存在偏差,使得接收端解析出错误数据,降低了通信可靠性。即使是干净的应用场景,随着应用时间的积累损耗,也可能导致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光模块性能降低,信号质量发生变化导致信号占空比发生畸变,影响信号的解析识别,降低通信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通信编码防干扰方法,解决了串行编码通信可靠性低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通信编码防干扰系统和一种用于执行上述通信编码防干扰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通信编码防干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原始脉冲编码信号;
根据预设的防抖时间参数对所述原始脉冲编码信号进行除抖,并输出第一缓冲寄存脉冲信号;
对第一缓冲寄存脉冲信号中的脉冲编码进行占空比检测,以确定所述脉冲编码对应的实际占空比;
确认所述脉冲编码对应的所述实际占空比和预设的理论占空比之间的差值状态,所述差值状态包括正常状态、过少状态、过多状态;
根据所述脉冲编码对应的所述差值状态,对所述脉冲编码进行脉冲校正,以使得所述脉冲编码的实际占空比与所述理论占空比的差值处于预设的占空比误差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编码防干扰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对接收的原始脉冲编码信号进行除抖,可以消除窄脉冲的干扰;通过检测占空比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原始脉冲编码信号是否与编码规则的要求一致;进而可以在确认差值状态后,对原始脉冲编码信号进行校正,得到占空比满足编码规则需求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编码防干扰方法解决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环境因素带来的干扰问题和信号质量下降问题,提高了对接收信号检测和识别的可靠性,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应用性;同时,提高了硬件的抗干扰能力,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延长了硬件使用寿命,降低了硬件频繁更换造成的成本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预设的防抖时间参数对所述原始脉冲编码信号进行除抖,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原始脉冲编码信号进行持续N个电平检测周期的高低电平检测,以确认所述脉冲编码在持续N个所述电平检测周期内的编码电平状态,所述电平状态包括高电平编码、低电平编码、窄脉冲编码,所述高电平编码用于表征所述脉冲编码持续N个所述电平检测周期皆为高电平,所述低电平编码用于表征所述脉冲编码持续N个所述电平检测周期皆为低电平,所述窄脉冲编码用于表征所述脉冲编码连续保持低电平或高电平的个数不足N个;其中,N个所述电平检测周期对应的时间长度与所述防抖时间参数对应的时间长度一致;
根据所述编码电平状态消除所述窄脉冲编码以及生成所述第一缓冲寄存脉冲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第一缓冲寄存脉冲信号中的脉冲编码进行占空比检测,以确定所述脉冲编码对应的实际占空比,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