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捷变点波束的多用户时间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4467.4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5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姚艳军;张正宇;周家喜;张靖;王昕;徐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捷变点 波束 多用户 时间 同步 方法 | ||
1.一种基于捷变点波束的多用户时间同步方法,通过用户终端和地面站协同交互,对用户的时间进行同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地面站下发系统广播信息;
步骤2,用户终端根据系统广播信息完成时间粗同步;
步骤3,用户终端与地面站交互消息,通过反馈环路不断校正时间误差,完成时间精同步;
步骤4,地面站判断时间同步误差是否小于门限值,若小于门限值,则完成时间同步,否则返回步骤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捷变点波束的多用户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系统广播信息中包括系统基本时间和系统时间基准偏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捷变点波束的多用户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基本时间按照整秒取值;所述系统时间基准偏差按照毫秒取值,为当前波束覆盖时间与整秒之间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捷变点波束的多用户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粗同步具体为:用户终端解析系统广播消息获得系统准确时间,并根据系统准确时间校准本地时间,完成时间粗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捷变点波束的多用户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多个用户随机延迟发送同步消息,该同步消息的持续时间不超过当前捷变波束帧边界;
步骤3.2,地面站收到同步消息后根据信号的实际到达时间、随机延迟信息和捷变波束帧边界时间,计算获得时间同步误差,形成校正信息表发给用户终端;
步骤3.3,用户终端根据校正信息表调整自身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捷变点波束的多用户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消息包含随机延迟时间信息,其中,所述随机延迟时间信息为捷变波束帧边界与返向信令实际发送之间的时间差。
7.一种基于捷变点波束的多用户时间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基于捷变点波束的多用户时间同步方法。
8.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基于捷变点波束的多用户时间同步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44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器具
- 下一篇:基于离子电活性聚合物驱动器的柔性末端结构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