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沉淀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5077.9 | 申请日: | 202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萍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36/04;B01D29/86;B01D21/24;B01D2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废水处理 沉淀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沉淀设备,其结构包括分流盘、沉淀箱、支撑架,分流盘底部与沉淀箱顶端嵌固连接,沉淀箱底部与支撑架顶端焊接连接,支撑架上端与分流盘整体间隙配合,分流盘包括防塞盘、内流管、防漏护罩、添水腔,防塞盘外侧与防漏护罩内壁焊接连接,防漏护罩中心与内流管整体间隙配合,内流管整体与添水腔中心活动配合,本发明通过自转座在表面受压后,带动旋转盘内的转动杆在滑行轨与配重滑块的配合下持续性进行旋转,从而使其杆体对其防塞盘内的漂浮垃圾进行拨动、下压,以至于将漂浮垃圾阻隔在互通腔底部,隔断浮球浮起,有效的避免了盘内被其垃圾堵塞,造成后续垃圾流入内流管内部影响废水沉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沉淀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等等,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当前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沉淀设备,由于废水处理沉淀的过程中,废水上漂浮着工业产物垃圾,使得废水在向内排管流动沉淀时产物垃圾也跟随着飘动,从而导致产物垃圾容易排至溢流盘内,进而盘内被其垃圾堵塞,造成后续垃圾流入内流管内部影响废水沉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沉淀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当前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沉淀设备,由于废水处理沉淀的过程中,废水上漂浮着工业产物垃圾,使得废水在向内排管流动沉淀时产物垃圾也跟随着飘动,从而导致产物垃圾容易排至溢流盘内,进而盘内被其垃圾堵塞,造成后续垃圾流入内流管内部影响废水沉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沉淀设备,其结构包括分流盘、沉淀箱、支撑架,所述分流盘底部与沉淀箱顶端嵌固连接,所述沉淀箱底部与支撑架顶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架上端与分流盘整体间隙配合,所述分流盘包括防塞盘、内流管、防漏护罩、添水腔,所述防塞盘外侧与防漏护罩内壁焊接连接,所述防漏护罩中心与内流管整体间隙配合,所述内流管整体与添水腔中心活动配合,所述添水腔外端与防塞盘内壁嵌套连接。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防塞盘包括防堵座、互通腔、盘侧壁,所述防堵座下端与互通腔表面间隙配合,所述互通腔整体与盘侧壁内部嵌套连接,所述盘侧壁内壁与防堵座两端焊接连接,所述防堵座分布在盘侧壁内部,两端与其盘侧壁内壁焊接连接,整体与互通腔上端活动配合。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防堵座包括自转座、隔断浮球、固球条,所述自转座两侧与固球条侧壁卡合连接,所述固球条表面与隔断浮球整体活动卡合,所述隔断浮球两侧与自转座两端间隙配合,所述隔断浮球一共十二组,每组内部设有五个隔断浮球,整体与固球圈条表面活动卡合,两侧与自转座间隙配合。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自转座包括旋转盘、旋转杆、防粘座,所述旋转盘整体与旋转杆中心嵌套连接,所述旋转杆两端与防粘座中心嵌固连接,所述防粘座内壁与旋转盘表面间隙配合,所述防粘座分布在旋转盘的上下两侧,中心与其旋转杆两端嵌固连接,表面与旋转盘表面间隙配合。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旋转盘包括固盘环、滑行轨、配重滑块、转动杆,所述固盘环表面与转动杆末端焊接连接,所述转动杆内部与滑行轨整体嵌固连接,所述滑行轨内壁与配重滑块整体滑动配合,所述配重滑块整体与转动杆内部活动配合,所述转动杆共设七根,平均分布在固盘环表面,内部与滑行轨嵌固连接,通过配重滑块进行触发转动。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沉淀箱包括升降筒、排水斜管、储水腔、沉淀斗,所述升降筒底部与沉淀斗表面嵌固连接,所述沉淀斗上端与储水腔整体间隙配合,所述储水腔左端与排水斜管整体法兰连接,所述排水斜管末端与升降筒上端间隙配合,所述升降筒分布在储水腔底部,沉淀斗上端,底部与沉淀斗表面嵌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萍,未经陈海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5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抑制自放电的锌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血管侧壁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