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燕麦加工用灭酶热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8190.2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6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孟晶岩;张倩芳;李敏;栗红瑜;刘未虎;韩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A23L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张高飞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燕麦 工用 热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燕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燕麦加工用灭酶热处理装置,包括灭菌箱,所述灭菌箱的内部设有加热机构以及一级搅拌机构,所述一级搅拌机构的侧面连接有二级搅拌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燕麦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灭酶目的;所述一级搅拌机构用于对结块的燕麦进行搅拌分离;所述二级搅拌机构作用于一级搅拌机构以提高其对燕麦的搅拌效果;本装置通过加热机构对燕麦进行加热灭酶,通过一级搅拌机构一级二级搅拌就对燕麦进行搅拌,对结块的燕麦具有一个分离扩散作用,从而提高了燕麦的受热面积,进而提高了加热机构对燕麦的加热效果,提高了灭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燕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燕麦加工用灭酶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燕麦,又称雀麦、野麦子,燕麦不易脱皮,所以被称为皮燕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燕麦性味甘平,能益脾养心、敛汗,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用于体虚自汗、盗汗或肺结核病人,其中灭酶热处理是燕麦加工中重要的一步,由于燕麦中含有多种酶,若不进行灭酶处理,燕麦中的脂肪就会在加工中被氧化,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
现阶段对燕麦进行灭酶热处理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滚筒烘烤设备来进行灭酶时,在对燕麦进行灭酶时,将燕麦放置在滚筒的内部,滚筒的外部设有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对滚筒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灭酶的目的。
但是目前的这种灭酶装置在对燕麦进行灭酶时,由于滚筒内部含有大量的燕麦,燕麦受到挤压可能会产生结块的现象,即使燕麦能够随着滚筒一起转动,但依然容易出现受热不均匀、部分灭酶不彻底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燕麦加工用灭酶热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燕麦加工用灭酶热处理装置,包括灭菌箱,所述灭菌箱的内部设有加热机构以及一级搅拌机构,所述一级搅拌机构的侧面连接有二级搅拌机构;
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燕麦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灭酶目的;
所述一级搅拌机构用于对结块的燕麦进行搅拌分离;
所述二级搅拌机构作用于一级搅拌机构以提高其对燕麦的搅拌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搅拌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贯穿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侧面设有若干搅拌棒,所述灭菌箱的外部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贯穿灭菌箱以及挡板,所述空心管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空心管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空心管的外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管内部的第二转动杆以及设置在搅拌棒内部的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转动杆上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转动杆贯穿搅拌棒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贯穿搅拌棒的一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空心管并与灭菌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位于空心管外部的部分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的其中一端均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导热板的倾斜端设有出料孔,所述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上均设有加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向下倾斜的一端、灭菌箱的侧边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均连接有震动组件,所述震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震动。
进一步的:所述震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转动杆上的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啮合有第八齿轮,所述第八齿轮的一侧通过转动轴与灭菌箱转动连接,所述第八齿轮的另一侧设有偏心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外部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连接与连杆,所述连杆与第二导热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通过支柱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式瓶支承件
- 下一篇:一种NS3303耐蚀合金及其锻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