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8468.6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6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甫;杨燕;马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烧结 微波 介质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的化学组成为xMuAlvOw+y(aCuO-bTiO2-cNbO2.5);其中,M为Mg、Zn、Ca、Ba中的至少一种,1≤u≤2、1≤v≤2、4≤w≤5;x、y为质量百分数,1 wt%≤y≤10 wt%,x+y=100 wt%;a、b、c为摩尔百分含量,其中50≤a≤55%,35≤b≤40 %,10≤c≤15%,且a+b+c=100%;
所述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为9~13,介电损耗为(1~2.64)×10-4,品质因子Q∙f为41673~45000GHz;
所述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的弯曲强度为230~300MPa,25~350℃下的热膨胀系数为7.2~7.34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的密度为4.41~4.58g/cm3,热导率为5~15W/m·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与金属金、银、铜电极在950℃以下匹配共烧。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按照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的化学组成xMuAlvOw+y(aCuO-bTiO2-cNbO2.5)称量MuAlvOw铝酸盐粉体和助烧剂中各氧化物粉体并混合,得到原料粉体;
(2)将原料粉体进行造粒和压片得到素坯;
(3)将素坯在950~1200℃下烧结1~8小时,得到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的方式为球磨混合;所述球磨混合所用溶剂为无水乙醇;所述球磨混合的转速为200~250转/分钟,12~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球磨混合后进行经烘干和过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uAlvOw铝酸盐粉体的粒径为0.1μm~1μm;CuO粉体的粒径为0.1μm~1μm、TiO2粉体的粒径为0.1μm~1μm、Nb2O5粉体的粒径为0.1μm~1μ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MuAlvOw的化学反应计量比称取Al的氧化物和M的氧化物并混合,在1100~1200℃下煅烧1~4小时,得到MuAlvOw铝酸盐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4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母液、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玉米果穗高通量智能筛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