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多肽TAT-pY682及其在制备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9246.6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莲;杨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A61K38/17;A61P2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徐翔 |
地址: | 25001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多肽 tat py682 及其 制备 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多肽及其在制备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融合多肽在HIV‑TAT的作用下,磷酸化融合多肽被带入细胞内部,然后融合多肽与APP蛋白竞争Vav2,降低Vav2对APP蛋白表达的正向调节作用,进而减少细胞内C99、C83以及Aβ40的生成,抑制β淀粉样斑块形成。本发明的融合多肽作为针对于Vav2调控APP蛋白表达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使细胞中APP蛋白水平下降,进而降低细胞内C99、C83以及Aβ40的生成,抑制β淀粉样斑块形成。本发明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为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多肽TAT-pY682及其在制备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约占老年痴呆症的三分之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功能下降以及精神行为异常等。AD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主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斑块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丢失等等,其中Aβ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precursor protein,APP)水解而成,APP依次经过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切割后生成Aβ。在机体正常代谢条件下,Aβ的产生和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中,当APP蛋白出现代谢异常时,Aβ的生成增加和(或)降解减少均会造成Aβ的大量沉积。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在老年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的第4位致死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却仍不明确,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多个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AD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具有挑战性的世界难题。
Vav2是VAV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是Rho家族小GTP酶的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GEF),在细胞内参与多种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迁移、粘附、极化等重要生理功能。研究表明,Vav2所参与的信号通路中,Vav2的SH2结构域发挥了关键作用。Vav2通过其SH2结构域与不同的蛋白,包括各种质膜受体的胞内区域或者是胞质内的接头蛋白相互作用,从而被招募到细胞质膜并被激活。在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中,Vav2-SH2直接结合激活的EGF受体、PDGF受体的胞内域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在Ephs信号通路中Vav2-SH2也是直接结合Ephs的胞内域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在TCR信号通路中,Vav2-SH2与磷酸化的SLP76结合;在BCR信号通路中,Vav2与辅助受体CDl9的胞内区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结合等等。APP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单次跨膜蛋白,研究表明APP胞内段不仅可被水解为致病性Aβ,还参与了细胞内多种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经检索,目前尚未见到Vav2蛋白与APP蛋白之间的研究。在本次发明中,我们首次发现了Vav2对APP蛋白表达的正向调节作用,Vav2蛋白通过其SH2结构域与APP蛋白胞内域的磷酸化Y682位点直接结合,显著增加了APP蛋白的表达,进而增加C99、C83及Aβ40的生成,加重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融合多肽及其在制备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的应用,其作为针对于Vav2调控APP蛋白表达的竞争性抑制剂,该融合多肽可以使细胞中APP蛋白水平下降,进而降低细胞内C99、C83以及Aβ40的生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融合多肽TAT-pY682,所述融合多肽TAT-pY682含有多肽Ⅰ和多肽Ⅱ,所述多肽Ⅰ为HIV-TAT蛋白转导域,其作用是跨膜传递;所述多肽Ⅱ为APP蛋白中含有氨基酸位点pY682的肽段,其作用是进入细胞内部后,选择性与Vav2结合,与APP蛋白竞争Vav2,从而降低Vav2对APP蛋白表达的正向调节作用,进而抑制β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多肽Ⅰ的N-末端与多肽Ⅱ的C-末端的氨基酸缩合形成肽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9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油气分离器、压缩机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