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9418.X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7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开能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李晓峰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化学 清洗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池(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所述清洗池(1)的上表面设置有给药组件(3),所述给药组件(3)的上表面设置有反渗透组件(4),所述清洗池(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杆(5),所述清洗池(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水龙头(6),所述清洗池(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杆(7),所述第二夹持杆(7)的内腔套接有清洗组件(8);
所述给药组件(3)包括给药盒(31),所述给药盒(31)的外表面设置有电动机(32),所述给药盒(31)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隔板(33),且隔板(33)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长槽,且长槽依次减小,所述反渗透组件(4)的外表面和长槽贴合,所述给药盒(31)远离电动机(32)的一侧套接有进水管(34),所述给药盒(31)的外表面设置有储水盒(35),所述给药盒(31)靠近储水盒(35)的一侧开设有小孔,所述给药盒(31)远离储水盒(35)的一侧设置有进药组件(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组件(36)包括U型管(361),所述U型管(361)有两个,所述U型管(36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管(362),且U型管(361)通过第一连接管(362)连接,所述U型管(361)远离给药盒(3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药口(363),所述U型管(361)靠近给药盒(31)的上表面套接有遮挡插板(3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62)和给药盒(31)套接,所述第一连接管(362)的直径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组件(4)包括外壳(41),所述外壳(41)的两侧设置有盖子(42),所述外壳(41)的内部设置有多组薄膜(43),所述薄膜(43)的直径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8)包括气缸(81),所述气缸(81)靠近清洗池(1)的外表面套接有活塞杆(82),所述活塞杆(82)远离气缸(81)的一侧设置有增压组件(83),所述增压组件(83)和反渗透组件(4)套接,所述反渗透组件(4)远离增压组件(83)的一侧设置有挡水杆(8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83)包括第二连接管(831),所述第二连接管(83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橡皮圈(832),所述第一橡皮圈(832)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橡皮圈(833),所述第二连接管(831)和第一橡皮圈(83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限位块(834),所述限位块(83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831)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水口(835),所述进水口(835)靠近第二连接管(83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管(83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挡水板(836),且挡水板(836)和凹槽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方法,由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盖子(42)从外壳(41)中取出,把外壳(41)和薄膜(43)放置在隔板(33)上,通过进药口(363)给酶和薄膜(43)进行催化反应,清理薄膜(43)外表面附着的杂质;
S2、在给药盒(31)中清理完成后,将外壳(41)放置在第一夹持杆(5)上,使用水龙头(6)对薄膜(43)进行第一次冲洗;
S3、第一次冲洗完成后,将外壳(41)放置第二夹持杆(7)中,使第二连接管(831)、第一橡皮圈(832)和第二橡皮圈(833)依次对接薄膜(43),将水从进水口(835)放入,在将挡水板(836)和进水口(835)底部的凹槽卡合,推动活塞杆(82),增加薄膜(43)内部的压强,使薄膜(43)中的水和正常使用时反向流动,带动夹在薄膜(43)外表面的杂质;
S4、薄膜(43)通过气缸(81)去除杂质后,再次放入到第一夹持杆(5)上,使用水龙头(6)对薄膜(43)进行第二次冲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开能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开能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94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