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沉淀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9454.6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3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波;方小琴;夏俊方;周耀水;陈福全;陆魁;肖龙博;韩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6 | 分类号: | B01D21/06;B01D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00435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沉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沉淀池,包括反应区和澄清区,澄清区包括推流区和沉淀区,反应区和澄清区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推流区和沉淀区之间设有隔板,水流从反应区经由导流板的上方,进入推流区,再从隔板的下方进入沉淀区,其中,隔板靠近沉淀区的一侧设有斜管组件,隔板包括上部的竖直板和下部的斜板,斜板向导流板倾斜,使斜板和导流板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少,并且隔板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为斜管组件高度的2~3倍。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延长隔板的高度,使污水进入沉淀区的入口较靠下,避免了污水短路。并且将隔板的下部分设置为斜板,可以有效的避免中心区域的污泥上浮,改善污水处理效果,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沉淀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污水以及一些工业废水、垃圾的大量排放,对于水污染问题的治理工作更加深入,人们在对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也更加重视水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水处理时常用到高密度沉淀池。由于高密度沉淀池具有沉淀、混凝的优势,占地面积较小,而且可利用价值高,具有高集成度、高自动化、高出水率的应用特质。高密度沉淀池是集絮凝、反应、沉淀、澄清技术与污泥浓缩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
现有的高密度沉淀池如参考文献1(CN212076704U)和参考文献2(CN207511970U),普遍都是通过将悬浮物在斜管澄清区下部区域沉积为污泥,脱去污泥的水则经过上部的斜管组件后由集水槽收集,实现了污水高效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高密度沉淀池中与斜管相连的隔板的长度较短,导致污水进入斜管澄清区的入口高度较高,距离斜管较近,部分污水会短路,即部分污水中的污泥悬浮物不会向斜管澄清区下方沉降,而会直接进入斜管,造成污水处理效果差。特别是随着单位时间内的污水处理量增加,短路的情况会愈加严重。这也限制了现有的高密度沉淀池的污水处理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率且污水处理效果好的高密度沉淀池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密度沉淀池污水容易短路,而造成的污水处理效果差,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沉淀池,包括反应区和澄清区,澄清区包括推流区和沉淀区,反应区和澄清区之间设置有导流板,推流区和沉淀区之间设有隔板,水流从反应区经由导流板的上方,进入推流区,再从隔板的下方进入沉淀区,
其中,隔板靠近沉淀区的一侧设有斜管组件,隔板包括上部的竖直板和下部的斜板,斜板向导流板倾斜,使斜板和导流板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少,并且隔板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为斜管组件高度的1.2~3倍。
现有技术中,一般与斜管相连的隔板沿竖直方向的高度较短,易于造成污水短路,降低污水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延长隔板的高度,使污水进入沉淀区的入口较靠下,避免了污水短路。同时,由于污水进入沉淀区的入口较靠下,会以较大的速度冲向沉淀区的底部,造成水流扰动,而使已经沉降在池底的污泥上浮,可能会通过斜管组件进入集水槽,降低污水处理效果。因此,将隔板的下部分设置为斜板,斜板向导流板倾斜,使斜板和导流板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少,引导流入沉淀区的污水的流动方向,使污水流入沿沉淀区外侧区域,避免水流冲击含有大量污泥的沉淀区中心区域,可以有效的避免中心区域的污泥上浮,改善污水处理效果,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导流板和竖直板之间的推流区沿水平方向的宽度占澄清区总宽度的15%~25%;优选为16%~22%;更优选为17%~2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斜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0°;优选为7~25°;更优选为9~15%,最优选为1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斜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占整个隔板的1/3~1/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斜管组件上方设置有集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9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屏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优异吸附性能的生物炭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