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聚能燃气灶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0867.6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8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培伟;宿元星;矫玉本;何贵平;郝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澳柯玛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4C15/10;F24C15/3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刘文霞 |
地址: | 2665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燃气灶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聚能燃气灶具,包括燃气灶面板、炉头、聚能炉架及点火开关,所述炉头、聚能炉架及点火开关均设置于燃气灶面板上表面,所述聚能炉架设置在炉头外周;所述聚能炉架包括聚能环、锅架支撑环及支脚,所述聚能环包括外层环体及内层环体,所述外层环体与内层环体构成双层中空封闭结构,所述锅架支撑环设置于聚能环顶部,且锅架支撑环与聚能环之间设置有间隙并形成空气通道,所述支脚设置于聚能环底部,且聚能环底部与燃气灶面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该隔热聚能燃气灶具在使用时,锅架支撑环可以贴合锅底,且聚能环为中空封闭结构,可同时起到隔热聚能的效果;另外,聚能环底部及顶部均设有空气通道,可用于空气补充及燃烧烟气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聚能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通常采用炉架对锅具进行支撑,并在炉架上设置炉耳支撑锅具,炉耳与锅底的接触面小仅有四个点,匹配度低,容易出现滑锅的现象,燃烧时火焰向外扩散,形成很大的辐射热,造成大量热量损失,拢烟聚能效果差,而且还会使厨房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会让用户感到非常热。虽然目前市场上也有带聚能环炉架的燃气灶,具有聚能效果可提升一定的热效率,但聚能环没有完全和锅底贴合,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热量散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聚能燃气灶具,其通过各结构错位的布置方式,形成无直接火焰辐射热,不仅聚能效果好,提高热效率,且降低了厨房的温升。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隔热聚能燃气灶具,包括燃气灶面板、炉头、聚能炉架及点火开关,所述炉头、聚能炉架及点火开关均设置于燃气灶面板上表面,所述聚能炉架设置在炉头外周;
所述聚能炉架包括聚能环、锅架支撑环及支脚,所述聚能环包括外层环体及内层环体,所述外层环体与内层环体构成双层中空封闭结构,所述锅架支撑环设置于聚能环顶部,所述聚能环与锅架支撑环形成错位结构,所述锅架支撑环与聚能环之间设置有间隙并形成空气通道,所述支脚设置于聚能环底部,且聚能环底部与燃气灶面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锅底可以贴合锅架支撑环,且聚能环与锅架支撑环形成错位结构,火焰燃烧时无外露,从正面基本看不到火焰,火焰燃烧热量无法直接辐射,且聚能环为中空封闭结构,可同时起到隔热聚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燃烧热效率;另外,聚能环底部与燃气灶面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空气通道,可用于空气补充,聚能环与锅架支撑环之间设置有间隙也形成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可用于空气补充及燃烧烟气排放。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仅锅具底部与锅架支撑环可以较好贴合,且不影响空气补充及燃烧气体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锅架支撑环通过凸块固定设置于内层环体顶部,所述聚能环的外层环体与锅架支撑环形成错位结构,锅架支撑环底部与内层环体顶部之间设置有间隙形成空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设置至少3个。
进一步地,所述锅架支撑环顶部设置有朝向外侧折弯的翻边,所述外层环体顶部固定设置有遮挡环,所述遮挡环顶部设置有朝向内侧的翻边,所述遮挡环的高度低于锅架支撑环的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能环与其顶部的锅架支撑环构成错位结构,火焰燃烧时无外露,从正面基本看不到火焰,火焰燃烧热量无法直接辐射,进一步提升隔热聚能的效果,提高燃烧热效率,且还进一步降低厨房温升。
进一步地,所述锅架支撑环顶部翻边的折弯角度为110°-120°;所述遮挡环顶部翻边的角度为90°。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设置至少3个。
进一步地,所述聚能炉架采用铸铁材质且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聚能炉架采用钣金材质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澳柯玛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澳柯玛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0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