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41705.4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好;张中善;李佳男;焦振宏;石啸威;李永辉;史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1;E04B1/68;E04B1/6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黄照倩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预制 叠合 板式 剪力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涉及剪力墙技术领域。防水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布置且结构相同的两个混凝土叠合板以及浇筑在这两个混凝土叠合板之间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叠合板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叠合板板体、钢筋网架、拉结组件和插筋;设置在外侧的叠合板板体上设有防水层,叠合板板体上凸出设有两个凸台,一个凸台上设置有榫槽,另一个凸台上设置有插柱,插柱上设有与榫槽适配的榫头;拉结组件包括成对布置的拉结卡件和拉结管,成对的两个拉结卡件分别用于卡在对应叠合板板体的钢筋网架上;插筋穿过混凝土垫层,两端分别与对应混凝土叠合板一体浇筑,具备较好的防水性能,并且能够简化施工结构,降低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剪力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叠合板式剪力墙是建筑工业化的结构形式,是现代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具有节能、节水、节材、减震、大幅度减少建筑垃圾、降低噪声污染、减少劳动力、有效改善施工环境、提高工程质量等特点。
现有的叠合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又称为半预制体系,它结合了预制节约模板、施工速度快和现浇整体性好的优点。叠合板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预制部分为薄板,在预制构件加工厂完成,施工时吊装就位;剪力墙核心部分是在现场绑扎钢筋,现浇混凝土,此时薄板既作为模板,又作为结构受力构件,预制叠合剪力墙与边缘构件通过现浇连接,共同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作用。
现有的这种预制叠合板剪力墙结构体系虽然能够节约大量模板,但是两个相邻的叠合板之间需要设置较多的格构钢筋来保证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结构较为复杂,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以在保证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的同时,简化施工结构,降低施工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布置且结构相同的两个混凝土叠合板以及浇筑在这两个混凝土叠合板之间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叠合板包括:
叠合板板体,设有两块且相对布置,用于设置在外侧的叠合板板体的外板面上设置有防水层,两块叠合板板体之间的空间形成混凝土浇筑空间,两块叠合板板体的相对的侧面均凸出设有沿叠合板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凸台,两个凸台中,其中一个凸台上设置有榫槽,另一个凸台上设置有插柱,榫槽和插柱均沿叠合板板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层,插柱的远离叠合板板体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与所述榫槽适配的榫头;
钢筋网架,包括预埋在叠合板板体内的预埋网架部分和位于两个凸台之间的外露网架部分,外露网架部分由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形成,竖向钢筋沿叠合板板体的宽度方向成列布置且沿叠合板板体的长度方向成排布置,水平钢筋设置在相邻两排竖向钢筋之间且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多层,同一根水平钢筋同时与相邻两排竖向钢筋中的各个竖向钢筋焊接连接;
拉结组件,沿叠合板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并且沿叠合板板体的高度方向分层布置,每个拉结组件均包括成对布置的拉结卡件和连接两个拉结卡件的拉结管,成对的两个拉结卡件分别用于卡在对应叠合板板体的竖向钢筋或水平钢筋上,拉结管同时套接在两个拉结卡件上以将两个拉结卡件箍紧;
插筋,设置在两块叠合板板体之间且设有多根,插筋的上端穿过混凝土垫层而伸入至处于上方的混凝土叠合板中并与该混凝土叠合板中处于最下层的对应插柱连接,插筋的下端穿过混凝土垫层而伸入至处于下方的混凝土叠合板中并与该混凝土叠合板中处于最上层的对应插柱连接;
上下两块混凝土叠合板的设有防水层的叠合板板体之间填充有建筑密封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1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