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2170.2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1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张海霞;王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修武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H01F27/40;H01F27/16;H01F27/22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陈湍南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冷却技术领域的一种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变压器油箱,及设置于变压器油箱外的循环冷却系统和辅助冷却装置,变压器油箱的内侧壁上和内底壁上分别设有多个中空的U形冷却环,U形冷却环上均布有多个中空的冷却片,冷却片的内腔与U形冷却环的内腔相连通,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储箱、冷却液供给管路和冷却液回液管路,U形冷却环的冷却液进口通过冷却液供给管路与冷却液储箱的出液口相连通,U形冷却环的冷却液出口通过冷却液回液管路与冷却液储箱的回液口相连通,冷却液回液管路上设有散热组件。本装置可替代变压器的外挂循环叶片,减少变压器庞大的体积,且可使变压器油和冷却液相互隔离,使变压器油降温更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在电网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承载着调节电压、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在电能传输过程中,变压器本身会伴随着电能的传输而产生损耗,产生热能,因此变压器的降温是伴随着变压器运行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油浸式变压器的降温是采取的外挂式循环结构,利用上下油温差产生的自循环,以及外部风冷或电扇风冷,给变压器降温。这种外挂结构使得变压器结构庞大,且由于变压器油循环慢,降温效率很低,产生的热能很难及时传递出去,会导致变压器由于油温升过高,不得不停止运行,否则就可能引起变压器性能下降,造成电网的浪费,甚至造成变压器由于温度太高而引起火灾、爆炸等现象的发生,无法保证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亟需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直接的接触循环,既不改变变压器油的特性,又能通过外循环,快速将变压器的热能传递出去,从而达到高效降温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冷却装置,包括变压器油箱,及设置于变压器油箱外的循环冷却系统和辅助冷却装置,所述变压器油箱下方设有支架,所述变压器油箱的内侧壁上和内底壁上分别设有多个中空的U形冷却环,所述U形冷却环上均布有多个中空的冷却片,且U形冷却环的一端设有冷却液进口,另一端设有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片的内腔与U形冷却环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储箱、冷却液供给管路和冷却液回液管路,所述冷却液储箱设于变压器油箱下方且连接在支架上,且冷却液储箱上设有排气组件和补液组件,所述U形冷却环的冷却液进口通过冷却液供给管路与冷却液储箱的出液口相连通,U形冷却环的冷却液出口通过冷却液回液管路与冷却液储箱的回液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液回液管路上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冷却液供给管路的进液端沿介质流向依次设有循环泵和电磁流量控制阀,所述变压器油箱内设有油温传感器,且变压器油箱的侧壁外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油温传感器、循环泵和电磁流量控制阀分别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辅助冷却装置用于对冷却液回液管路内的冷却液进行辅助降温。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采用软化水或除盐水,且冷却液内添加有防冻液,一方面可防止冷却液在冷却液供给管路、冷却液回液管路、U形冷却环及冷却片内腔结垢,保证换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添加防冻液,可避免冬季寒冷天气时冷却液供给管路和冷却液回液管路内的冷却液结冰上冻,保证冷却液的正常循环,同时保证了冷却液回液管路的高效自然散热,同时无需对冷却液供给管路和冷却液回液管路设置保温层,节省了制造成本。
优选的,所述U形冷却环、冷却片和冷却液回液管路均采用铜材或铝材制备,有利于保证换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通过支座连接在所述变压器油箱下方的支架上,且冷却风机的吹风区域覆盖冷却液回液管路靠近冷却液储箱的一端,用于加强回流的冷却液的散热。
优选的,所述油温传感器采用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优选的,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口和设于排气口内的防尘网,通过排气组件,可维持冷却液储箱内的压力稳定,并有一定的散热效果,通过防尘网起到防尘效果,避免冷却液受到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修武县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修武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2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