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环境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3163.4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8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惠萍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1D11/30;B08B1/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建筑 环境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环境监测装置,涉及物联网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机构和检测设备本体,所述固定机构的上端设置有检测设备本体,所述固定机构的顶端设置有监控器,所述监控器设置在检测设备本体的上方,所述监控器包括清灰刷,所述清灰刷设置在监控器的外表面。本发明通过清灰杆与清灰刷的设置,使得可以对显示屏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当显示屏表面出现固定颗粒物时,利用橡胶刮条的设置,将附着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去除,使得显示屏表面保持干净,从而监控器可以正常的进行对建筑工地环境的检测,避免了避免了一段时间使用后的监控器表面落满灰尘与固体颗粒物,导致无法对建筑工地环境进行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装置,涉及物联网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监测设备在建筑工地进行长时间使用后,监测设备上的监控器,外表面附着灰尘,监控设备没有办法进行自主的去除灰尘,且会影响到对建筑工地的监测效果,存在问题;
2、建筑工地的环境较为复杂,监测设备在使用时得不到保护,容易损坏,当监测设备损坏时,会影响到该建筑工地周围的环境状况,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环境监测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具备对监控器表面去除灰尘的功能特点,解决监控器表面不能够自主去除灰尘,导致影响建筑工地周围环境的监测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解决监测设备得不到保护的问题,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检测设备本体,所述固定机构的上端设置有检测设备本体,所述固定机构的顶端设置有监控器,所述监控器设置在检测设备本体的上方。
所述监控器包括清灰刷,所述清灰刷设置在监控器的外表面。
所述检测设备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号缓冲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杆,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支撑柱与一号支撑杆的组合设置,使得可以对整个检测设备本体与监控器进行固定,保证检测设备本体与监控器可以进行稳定地运行。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设备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检测柜顶,所述检测柜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与缓冲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连接块的设置,可以将缓冲机构有效的连接到检测柜顶上,从而可以对检测设备本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一号缓冲板的下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活动连接有二号缓冲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三号缓冲弹簧,所述三号缓冲弹簧设置在连接板的两侧,所述三号缓冲弹簧的下端与二号缓冲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三号缓冲弹簧的设置,当杂物落在检测设备本体的上端时,可以对检测设备本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惠萍,未经吴惠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3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