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刹车机轮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3976.3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钧;吴莹莹;赵文庆;王迪;马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23;F16F15/067;B64C25/60;B64C25/6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7131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刹车 机轮 减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刹车机轮减振器,包括连接套筒、连接杆、法兰盘、弹簧和密封圈;连接套筒为圆柱体与薄壁圆筒组合而成的回转体结构,圆柱体头部有一圆形通孔,与飞机起落架轴连接;连接杆两端分别穿有弹簧,整体安装在连接套筒的薄壁圆筒内,连接杆开圆孔的一端穿过法兰盘中心的通孔,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套筒上;连接杆、连接套筒和法兰盘装配后,内部形成空腔,空腔内填充液压阻尼液。本发明通过在起落架轴与刹车机轮之间安装刹车机轮减振器,增大了刹车机轮与起落架轴之间的阻尼,减弱了刹车机轮力矩波动对起落架轴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轮减振器。
背景技术
飞机起落架系统是一种复杂的、多自由度的动态系统,在刹车机轮制动过程会产生振动响应。随着飞机设计需求的提高,刹车系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刹车机轮工作过程中,由于刹车盘摩擦系数随温度、速度及刹车压力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刹车力矩的波动,刹车力矩的波动传递到起落架轴上,会造成起落架走步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飞机上人员感到不适。如果振动现象严重,导致振幅急剧上升,会产生有害振动,轻则刹车机轮、起落架损坏,重则机毁人亡。自飞机出现以来,飞机刹车过程中,起落架走步问题一直存在。
通常起落架轴和刹车机轮连接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法兰连接,该种连接方式起落架轮轴及刹车壳体各附有法兰盘结构,通过若干个螺栓将两个法兰连接在一起,实现刹车力矩的传递;第二种是2-4个的凸键连键,起落架轴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凸键,刹车壳体上沿圆周方向均布键槽,通过凸键和键槽配合,实现刹车力矩的传递;第三种为连杆式连接,刹车装置布置有与轮轴配合的铜衬套,刹车装置上的汽缸座一端布置有销孔。起落架布置有销轴,使用时,汽缸座的销孔与起落架销轴配合,衬套与轮轴配合,通过销轴传递刹车力矩。但这些结构中均未单独设计减振器,连接处的阻尼很小。
在公开号为CN209716245U的发明创造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生产用缩管装置,包括箱体、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加热丝。该实用新型专利应用于生产加工领域,且具有加热功能,不适用与航空机轮起落架设计领域。
在公开号为CN209743447U的发明创造中公开了一种锥形侧向力减震器弹簧,该实用新型减震器主体包括支撑钢体,且支撑钢体设置有伸缩杆,该减震器弹簧外部无保护层,裸露在大气中,无法承受航空起落架刹车机轮工作时的严酷环境,不适用于航空机轮起落架设计领域。
在公开号为CN209743453U的发明创造中公开了一种车用高强度橡胶安全减震器总成。主要包括橡胶内芯、内骨架、外骨架,该结构尺寸较大,不适用于航空机轮起落架设计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刹车机轮减振器,包括连接套筒、连接杆、法兰盘、弹簧和密封圈;连接套筒为圆柱体与薄壁圆筒组合而成的回转体结构,圆柱体头部有一圆形通孔,与飞机起落架轴连接;连接杆两端分别穿有弹簧,整体安装在连接套筒的薄壁圆筒内,连接杆开圆孔的一端穿过法兰盘中心的通孔,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套筒上;连接杆、连接套筒和法兰盘装配后,内部形成空腔,空腔内填充液压阻尼液。本发明通过在起落架轴与刹车机轮之间安装刹车机轮减振器,增大了刹车机轮与起落架轴之间的阻尼,减弱了刹车机轮力矩波动对起落架轴的影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刹车机轮减振器,包括连接套筒、连接杆、法兰盘、弹簧和密封圈;
所述连接套筒为圆柱体与薄壁圆筒组合而成的回转体结构,其中圆柱体头部有一圆形通孔,连接套筒通过该圆形通孔与飞机起落架轴连接;圆柱体中部布置有通孔,用于排气;
所述连接杆剖面形状为十字形结构,两端均为圆柱体结构,一端有一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杆中间为圆盘形结构,圆盘形结构上设有两圈阻尼孔;连接杆两端分别穿有弹簧,连接杆整体安装在连接套筒的薄壁圆筒内,连接杆开圆形通孔的一端露在连接套筒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3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