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流板坯连铸机防渗钢分体式水口座砖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4323.7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7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季伟烨;王学新;胡勤东;孙金明;高龙永;温维新;邵明海;赵孝伦;马强;赵登报;陈常义;倪新伟;赵友虎;陈传磊;马淑梅;陈耀;汪鹏飞;杨欣兴;朱士鹏;徐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4 | 分类号: | B22D41/54;B22D4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杜忠福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流 板坯连铸机 防渗 体式 水口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流板坯连铸机防渗钢分体式水口座砖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间包水口座砖为分体式结构,中间包水口座砖将中间包上水口和座砖分开生产;中间包上水口和座砖在生产时采用刚玉材质;座砖与中间包上水口的顶部安装,两者之间的缝隙≯1.5mm;座砖与中间包上水口底部无缝隙安装;座砖整体高度小于中间包上水口高度;中间包水口座砖先从下往上安装中间包上水口,再从上往下嵌套安装座砖;采取分步安装的方式,减少安装难度;中间包上水口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方式,有利于在安装初期即确定上水口的准确定位,避免安装偏移;座砖与中间包上水口之间的缝隙减小,能够避免更换水口时上水口的偏移,有效减少渗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流板坯连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流板坯连铸机防渗钢分体式水口座砖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双流板坯连铸机中间包与浸入式水口之间通过上水口与浸入式水口板间紧密贴合的方式连接;上水口与中间包依靠水口座砖定位、安装。目前主流的双流板坯连铸机水口座砖安装普遍以整体式为主,该种座砖一次加工成型,安装使用时直接整体安装再中间包包壳上。该种水口座砖存在整体安装重量大、安装困难、上水口对中不良以及容易渗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流板坯连铸机防渗钢分体式水口座砖安装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流板坯连铸机防渗钢分体式水口座砖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包水口座砖为分体式结构,中间包水口座砖将中间包上水口和座砖分开生产;
2)中间包上水口和座砖在生产时采用刚玉材质;
3)座砖与中间包上水口的顶部安装,两者之间的缝隙≯1.5mm;座砖与中间包上水口底部无缝隙安装;
4)座砖整体高度小于中间包上水口高度;
5)中间包水口座砖先从下往上安装中间包上水口,再从上往下嵌套安装座砖。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分体式中间包上水口座砖,中间包上水口与座砖分开安装,采取分步安装的方式,减少安装难度;中间包上水口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方式,有利于在安装初期即确定上水口的准确定位,避免安装偏移;座砖与中间包上水口顶部的缝隙≯1.5mm,座砖与中间包上水口底部紧密贴合,减小火泥缝,能够避免更换水口时上水口的偏移;同时减小火泥缝、中间包上水口下部与座砖紧密贴合,有效减少渗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双流板坯连铸机防渗钢分体式水口座砖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包水口座砖由整体式更改为分体式,分体式水口座砖采用中间包上水口、座砖分开生产的方式生产;
2)中间包上水口、座砖采用刚玉材质生产,避免因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安装缝隙变大;
3)分体式座砖采用中间包上水口自下而上安装、座砖自上而下安装的装配方案;
4)座砖高度小于中间包上水口长度;
5)座砖与中间包上水口上部安装缝隙≯1.5mm,座砖与中间包上水口下部无安装缝隙,紧密配合。
本发明采用分体式上水口座砖,中间包上水口与座砖分开安装,采取分步安装的方式,减少安装难度;本发明中间包上水口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方式,有利于在安装初期即确定上水口的准确定位,避免安装偏移;本发明座砖与上水口上部缝隙≯1.5mm,下部紧密贴合,减小火泥缝,能够避免更换水口时上水口的偏移;同时减小火泥缝、中间包上水口下部与座砖紧密贴合可以有效减少渗钢。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4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