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5469.3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0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温东洋;谢赛军;段剑;贺建军;朱智俊;李丽;刘正伟;喻伟华;王海洋;曾契;汤翔;张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建筑 结构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集水井(100),设置于地基上,所述集水井(100)设置有若干个砂井(200),所述砂井(200)设置于所述地基内;
若干个砂梁(300),设置于所述地基内,所述砂梁(300)与至少一个所述砂井(2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00)设置有多个,所有的所述砂井(200)之间通过所述砂梁(30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梁(300)交错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砂梁(300)之间交错形成有多个交汇位置并通过所述交汇位置连通,所述砂井(200)与对应的所述交汇位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井(200)包括连接所述集水井(100)的进水管(201),所述进水管(201)设置于所述地基内并与对应的所述交汇位置连通,所述进水管(201)内填充有滤水结构(202),所述进水管(201)对应所述滤水结构(202)所在管段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透水孔(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1)穿过对应的所述交汇位置,所述进水管(201)通过其上的所述透水孔(203)与对应的所述交汇位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1)竖直插设于所述地基内,所述进水管(201)的顶端与对应的所述集水井(100)连通,所述进水管(201)的顶端内设置有若干个滤水网(2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1)顶端的外侧壁套设并密封连接有套管(205),所述套管(205)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管(206),所述安装管(206)远离所述套管(205)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导水管(207),所述导水管(207)位于所述集水井(100)内且出水口朝下,所述安装管(206)的内径尺寸沿远离所述套管(205)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滤水网(204)设置于所述安装管(206)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1)顶端的外侧壁沿周向设置有止水环(208),所述止水环(208)位于所述集水井(100)内的底面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内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内的两侧设置有透水砖层(301),所述砂梁(300)填充于两个所述透水砖层(301)之间。
10.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作砂井(200):在地基内设置若干个砂井(200);
S2.施作砂梁(300):在所述地基内设置若干个砂梁(300),所述砂梁(300)与至少一个所述砂井(200)连通;
S3.施作集水井(100):在所述地基上设置若干个集水井(100),并将所述集水井(100)与对应的所述砂井(200)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54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皂脚/油脚的酶解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效旋转造型机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