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立柱桩桩孔流态稳定土回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5938.1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4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领帅;陈枝东;常峻岭;容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胡洋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立柱 桩桩 孔流态 稳定 回填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桩基础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坑立柱桩桩孔流态稳定土回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筛分风化土;2)、按照设定配方称量配置物料;3)、向振动搅拌机中加入水和物料;4)、采用振动搅拌机搅拌物料;制备流态稳定土回填料时,首先进行风化土筛分,筛分出设定要求的风化土颗粒料放置备用,然后根据设定配方的物料按照重量分数配比进行称量配置物料,随后将水和配置好的物料按照设定比例加入振动搅拌机进行搅拌,将搅拌腔内的水与物料搅拌均匀至流态状,流态稳定土制备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桩基础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坑立柱桩桩孔流态稳定土回填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越建越高,基坑越打越深,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基坑立柱桩进行支护。
现有技术中,在基坑立柱桩施工中经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支护,一种是桩锚式支护,一种是桩撑式支护。桩锚式支护,指在基坑周边设置一排圆形钻孔,通过向钻孔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立柱桩,然后在基坑内分层挖掘土方,同时分层设置多道预应力锚索,形成预应力锚索和排桩的组合支护结构。桩撑式支护,指在基坑周边设置一排圆形钻孔,通过向钻孔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立柱桩,然后在基坑内分层进行水平方向的钢筋混凝土或型钢支撑施工,之后再向下分层挖掘下层土方,每施工一层水平方向的钢筋混凝土或型钢支撑便挖掘一层土方,直至坑底。
上述两种方法,浇灌混凝土后的空桩段上部泥浆浓度较稀,密度较小,而下部泥浆较为粘稠,密度较大,因此,向空桩段回填的碎石过程中,回填的碎石由于下部泥浆过于粘稠而无法完全下沉至空桩段底部,常常悬浮在空桩段中上部,从而导致回填碎石后的空桩段中上部为悬浮的碎石,下部为粘稠的泥浆,无法对型钢立柱起到足够的固定和约束作用。在充满泥浆的空桩段内回填的碎石由于无法振动密实,因此空桩段内的碎石较为松散,密实度不足,难以起到固定型钢立柱,防止立柱偏斜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立柱桩桩孔流态稳定土回填料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型钢立柱不牢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坑立柱桩桩孔流态稳定土回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采用筛网筛分风化土,筛选出设定要求的风化土颗粒料,控制所述风化土颗粒料的含水量达到设定要求;
2)、采用称重器将按照设定配方称量配置物料,按照重量分数配比,所述物料包括风化土颗粒料60-80、水泥熟料15-25、石粉8-15、矿渣粉8-15、生石灰4-10、烟气脱硫石膏粉6-10、水90-150、减水剂2-4、早强剂2-5、速凝剂1-5、消泡剂0.5-2;
3)、依序向振动搅拌机的搅拌腔内加入水以及物料,水的加入量与物料的加入量满足设定比例;
4)、启动所述振动搅拌机搅拌物料,搅拌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将搅拌腔内的水与物料搅拌均匀至流态状,形成流态稳定土回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步骤2)中,所述水泥熟料为强度为42.5Mpa的硅酸盐水泥,所述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300㎡/kg。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步骤2)中,所述石粉的粒径75μm,所述石粉中的碳酸钙含量>80%。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步骤2)中,所述矿渣粉通过高炉高温煅烧及研磨制成,所述矿渣粉呈颗粒状,所述矿渣粉的比表面积≥400㎡/kg。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步骤2)中,所述烟气脱硫石膏中的二水硫酸钙和硫酸钙含量≥85%,所述烟气脱硫石膏的比表面积≥260㎡/kg。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步骤2)中,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母液,所述减水剂的PH值在6-8范围之间,所述减水剂的氯离子含量0.02%,所述减水剂的碱的含量0.2%。
进一步的,所述生石灰中的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5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鳍式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