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屏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6248.8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高菘;胡道平;刘永辉;陈远政;梁宇柔;刘代国;张勇;杨佩荣;佘俊;莫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西部检修试验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2 | 分类号: | G06F3/0482;G06F3/0484;G06F3/147;G06F9/455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入文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可视化 实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屏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大屏的基础参数;
S2、基于大屏的基本设置,提供大屏看板设计器,将支持移动化的图表添加到移动数据看板中,设置图表的位置与相对大小,设置图表的大屏展示特有样式或元素;
S3、在大屏端设置导航菜单;
S4、设置移动H5数据看板容器通过服务端通讯,以富应用方式在前端完成包括资源的加载、事件路由;
S5、设置移动H5数据看板容器,与用户操作的互动响应处理;
S6、根据导航菜单的配置和定义,在大屏操作web控制台,智能生成大屏导航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屏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屏的基本参数包括大屏的长宽比、基本样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屏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标可通过拖放的方式快速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屏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H5数据看板容器通过服务端通讯,提供与用户操作的互动相响应处理。
5.一种基于大屏数据可视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通过导航菜单跳转实现多个大屏数据看板的切换的大屏导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屏数据可视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通过移动H5数据看板容器实现数据与服务互动和用户操作的互动相响应处理的大屏看板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屏数据可视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智能生成大屏导航按钮实现自动切换主题看板的大屏操作web控制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屏数据可视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H5数据看板容器基于移动端可视化展示能力,所述移动端可视化能力包括以下功能:
H5移动可视化展示,包括用于实现企信的公众号入口集成的企信公众号;用于通过企信账号自动登录退出的统一账号登录;用于为登录用户提供移动看板的集合导航的我的移动看板;用于展示后台或应用发送的消息清单的我的通知;用于提供数据与服务互动的移动H5数据看板容器;用于实现基宿主的内部应用的移动H5宿主集成;
Android可视化应用,包括用于通过账号登录退出App的账号登录退出;用于实现安卓通知栏的消息提示的Android可视化应用系统消息通知;用于实现本地化设置的Android可视化应用本地化设置;用于实现移动可视化应用基座能力的Android可视化应用基座;用于支持Android客户端版本检测并安装的Android可视化应用版本升级;
iOS可视化应用,包括用于通过账号登录退出App的账号登录退出;用于实现iOS通知栏的消息提示的iOS可视化应用系统消息通知;用于通过与iOS原生能力集成实现本地化设置的iOS可视化应用本地化设置;用于实现移动可视化应用基座能力的iOS可视化应用基座;用于下载资源并更新,实现静默安装的iOS可视化应用版本升级支持iOS客户端版本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西部检修试验分公司,未经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西部检修试验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62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