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差异压实恢复的斜坡带连井剖面地震相表征工业化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47129.4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宪国;黄德榕;蔡国刚;蒋云鹏;周艳;刘英辉;段冬平;解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G01V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差异 恢复 斜坡 带连井 剖面 地震 表征 工业化 流程 | ||
1.基于差异压实恢复的斜坡带连井剖面地震相表征工业化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通过n口井的连井剖面上,n为自然数,逐口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井震标定,利用单井标定结果拟合研究区目的层段时深关系,将拟合的时深关系式记作F0;
步骤(2):根据井震标定结果,在地震剖面上追踪解释目的层段的顶界面和底界面,将顶界面记为界面T,底界面记为界面B;
步骤(3):利用界面B和T解释结果,得到目的层时间域地层厚度,记为Ht;
步骤(4):选取连井剖面上所有井的典型砂岩段和典型泥岩段,采用孔隙度变化拟合法,计算研究区的砂岩压实系数Cs和泥岩压实系数Cm;
步骤(5):选取连井剖面上的第i口井,i为不大于n的自然数,该井名称记作Wi,利用Wi井的录井岩性数据和步骤(5)得到的Cs及Cm,采用回剥法进行单井压实校正,得到Wi井处目的层的压实恢复沉积厚度Hwir;
步骤(6):Wi井的目的层地层厚度记作Hwi,将Hwi除以步骤(5)求得的Hwir,得到Wi井处的地层压实综合恢复系数,记作Tci;
步骤(7):按照步骤(5)和步骤(6)的方法,计算每口井处目的层段地层压实综合恢复系数;
步骤(8):利用步骤(7)得到的每口井处地层压实综合恢复系数与对应井点处的目的层顶面深度,建立深度与地层压实综合恢复系数的拟合关系式,将关系式记作F;
步骤(9):利用步骤(8)得到的公式F与步骤(1)得到的时深关系F0,得到时间域的目的层顶面地震反射时间与地层压实综合恢复系数的关系式,将关系式记作F2;
步骤(10):利用步骤(2)得到的目的层顶界面T和步骤(9)得到的关系式F2,获取连井剖面上沿着目的层顶面每个点处的地层压实综合恢复系数;
步骤(11):利用步骤(3)得到的时间域地层厚度Ht与步骤(10)得到的地层压实综合恢复系数,计算得到连井剖面上的时间域地层厚度压实恢复结果Tf;
步骤(12):读取连井剖面上目的层段的地震道数据,按照步骤(11)得到的时间域地层厚度恢复结果Tf对剖面上每个地震道的长度进行拉伸,对拉伸后的目的层段地震道数据进行重新插值和采样;
步骤(13):对步骤(12)得到的处理后的目的层段地震数据进行剖面波形显示,在新的地震剖面上,利用传统的地震相模式,进行地震相识别与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71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