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编辑智能楼宇模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9058.1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1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宁;傅海军;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40/166;G06F4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辑 智能 楼宇 模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可编辑智能楼宇模型装置,包括平台信息收集模块、对象数据收集模块、部件优化制作模块、拼装检测模块、实验反馈模块、安全防护模块及数据查看模块。平台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接收组装平台图纸,对象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接收实验对象图纸,拼装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分析拼装过程及结果,实验反馈模块用于监测反馈搭建好的模型,安全防护模块用于安全监测,数据查看模块用于检索查看实验数据,部件优化制作模块用于优化制作模型。本发明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深其对于各知识点的理解,保证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依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对实验对象进行拆除与搭建,提高实验装置的利用率,减少实验室建设花费,降低空间布局的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践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编辑智能楼宇模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数字化、建筑智能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管理及服务要求的提高,智能楼宇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控制工程的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相关课程及实验教学已在我院开设多年,对培养相关专业学生了解、掌握、运用智能楼宇控制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交通、教育、建筑等领域,而传统智能楼宇的实验教学因为实验对象的固定且功能单一只能停留在理论检验与简单运用的层面,无法开展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因此,发明出可编辑智能楼宇模型装置变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可编辑智能楼宇模型装置主要以老师示范为主,学生的操作参与度不高,不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对各知识点的理解;此外,现有的可编辑智能楼宇模型装置无法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搭建实验对象,降低实验装置的利用率,提高实验室建设花费,空间布局的局限性较大,为此,我们提出可编辑智能楼宇模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可编辑智能楼宇模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编辑智能楼宇模型装置,包括平台信息收集模块、对象数据收集模块、部件优化制作模块、拼装检测模块、实验反馈模块、安全防护模块以及数据查看模块;所述平台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组装平台图纸,并对其进行数据标注;所述对象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实验对象图纸,并对其进行信息采集;所述拼装检测模块用于对用户拼装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检测分析;所述实验反馈模块用于对搭建完成的模型进行监测反馈;所述安全防护模块用于对装置进行安全监测;所述数据查看模块用于用户对实验数据进行检索查看;所述部件优化制作模块用于对模型进行优化制作,部件优化制作模块包括优化反馈单元以及部件制作单元;所述对象数据收集模块分别与平台信息收集模块、部件优化制作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拼装检测模块分别与部件优化制作模块、实验反馈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实验反馈模块分别与安全防护模块、数据查看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平台信息收集模块的具体数据标注步骤如下:
S1.1:平台信息收集模块对组装平台图纸进行数据检测,并对实验对象安装基座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进行标注;
S1.2:平台信息收集模块对实验对象安装基座中电源开关、对外数据通信接口、柱状警示灯,模型对象供电接口、传感器数据接口以及线槽数量进行统计以及位置标注;
S1.3:自动生成excel表格a,并录入统计完成的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对象数据收集模块的信息采集具体步骤如下:
S2.1:对象数据收集模块对实验对象图纸进行检测,并对图纸中的实验对象按照建筑模型、电梯模型、道路模型以及车辆模型进行分类,将记录至平台信息收集模块生成的excel表格a;
S2.2:实验对象分类完成后,对象数据收集模块对步骤2.1中的模型数据进行收集,并录入excel表格a相应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部件制作单元用于对用户制作部件方式进行分析判断,其分析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9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